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留住聲音 細聽人生百態

【本報訊】蟲聲唧唧歌頌夏天到來,悠揚鐘聲劃破寧靜夜空。牛蛙叫,彷彿又聞到空氣中那濕潤泥土的青草味。聲音藝術的出現,讓人留住這些最原始的聲音記憶。按下播放鍵,細聽城市的聲音。

記者:薛婧 編輯:丘夢琦

由一群業內音效師組成的「聲音掏腰包(Soundpocket) 」,主要致力推廣聲音藝術,而聲音圖庫(The Library)是他們其中一個計劃,徵集各行各業的聲音和照片,上載至 The Library 網頁的「聲象」圖庫,供大眾細聽。

聲音圖庫 記錄歷史
「聲音掏腰包」創辦人楊陽將聲音圖庫喻為「新鮮炮制的?」,而不是即開即食的罐頭,「人們不僅能從圖庫中找到想要的資料,也可以汲取創作的經驗和靈感。」

圖庫籌備近半年,徵集到不少昔日電台播音員的音軌,如人稱廣播界「鍾大哥」鐘偉明任職香港電台時期,在錄音室「開咪」的聲音。香港的廣播業起步於上世紀初,無線電波後的聲音一度被視為神秘與權威的象徵,聲音圖庫的成立,有助人們瞭解廣播界的歷史和播音員的昔日風采。

聲音工作坊 召集「採聲者」
聲音圖庫計劃除了在網上徵集聲音,還開設工作坊,召集不同職業的人參與聲音藝術創作,讓這些「採聲者」以自己的故事結合日常聲音,創作聲音故事。

聲音圖庫負責人羅玉梅指出,採聲者的生活歷練和背景迥異,創作聲音藝術的手法和概念也各有不同。她提到一位現職電視台編劇的採聲者,以「盡頭」為題,先寫出劇本,再根據劇本中的場次將聲音錄製出來。亦有採聲者以茶餐廳為創作主題,故事中穿插食客和老板之間的寒暄,還有杯碗碟的碰撞聲,表達自己對這間從小吃到大的食肆的依戀。

汲取生活素材 創作聲音故事
羅補充,要成為採聲者不一定需要具備專業聲音製作知識,「非專業人士也可以很有創意,他們的創作往往來自生活細節,花墟中花開的寂靜與周遭的嘈雜,樹葉『沙沙』隨風擺動,這些都是平常容易被忽略的細小聲音。」自稱聲音發燒友的採聲人陳明佑表示,他經常錄音機不離手,「捕捉」日常生活當中的聲音,「生活裡面任何事情,只要我感興趣的,都可以記錄下來。」反國教運動時,他和他的錄音機一直守在最前線,「不僅是支持,還要記錄下來,保存記憶的原汁原味」。他表示,聲音與相片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能忠實地記錄事件的時間長短,「那幾十段音軌,記錄的是一場持久的抗爭,比相片更能代表反國教參加者的辛苦。」

「聲音掏腰包」工作人員慧美讀工程出身,因厭倦只有數字和邏輯的生活而轉修了音樂,但又發覺有些音樂家精神上與世隔絕,「他們對生活的感知只限於音樂的領域」。慧美認為,不管什?專業的人都應抱著開放接納的態度生活,關注周邊發生的事,「牛頓如果沒有對生活的敏感度,那?樹上跌落多少個蘋果可能他不會發現萬有引力」,所以她加入聲音掏腰包,希望藉著聲音藝術,改變社會。

楊陽表示,雖然現時聲音圖庫收集到的聲音資料有限,但隨著港人多留意身邊事物,有望推動聲音藝術的普及,「大家關心社會,從生活中發掘有價值的聲音故事,積少成多,使聲音圖庫得以繼續發展。」

副稿:何為聲音藝術?

聲音藝術以聲音為創作主體,沒有特定表現形式,最常見的有噪音藝術、聲音設計、聲音建築、錄音藝術等。

無影無形的聲音在聲音藝術家眼裡,是創作的上好材料。楊陽舉例內地藝術家?俊曾錄製剪手指甲聲音的音軌,「他在南丫島一邊徒步一邊聽這隻音軌,把腳步聲和周圍的環境聲當做一種混音。」她認為,不一定歌曲才算是音樂,日常生活中無規律的聲音疊加在一起就是一個混音的過程。

音樂藝術家、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導師許敖山認為,有別於以作曲家為主體音樂創作,聲音藝術更強調聆聽者的即興參與,「美國作曲家John Cage當年『4’33”』整首樂曲沒有任何音符和旋律,但表演進行中台下觀眾的低語、咳嗽和動作聲,以及最後演繹者重重蓋上琴蓋的聲音,都讓這首沒有聲音的曲子成為藝術史上最響亮的隻作品之一。」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醫者校長心 沈祖堯

新舊兼容 冰室文化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