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市區單車徑需求殷切

燒友一直爭取市區單車徑。但運輸署指出本港地少人多,建議並不可行。有單車夜遊組織表示,外國城市願意投放更多資源於配套上,本港市區絕對有條件興建單車徑,推廣環島遊,甚至建議政府提倡單車代步,解決交通擠塞問題。

記者:陳家恩 編輯:梁偉聰

 

近年,對單車講究的香港人愈來愈多,單車鋪在過往三年間由6、70間,增加到120間,反映愈來愈多人喜歡踩單車。可是,全港的單車徑總長只得一百七十公里,而且大部份集中在新界,不方便港島單車發燒友。所以有一班網民不甘現有規限,於Facebook成立一個單車夜遊港島的組織─「Bike The Moment」。組織發起人Hughes和Queenie更會自定路線,邀請志同道合的香港人,甚至旅客,一同在公路上夜遊香港。

 

「我們想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去認識、感受這個城市,看到白天人車爭路以外截然不同的風景,而且在寧靜下來的一刻,你才會細心留意港島原是有很多有特色、有趣的地方。」Queenie指Bike The Moment有別於其他在馬路上「全副武裝」的車隊,他們更喜歡以一種悠閒、輕鬆的態度享受踩單車樂趣,希望讓單車融入生活。

 

招各地車友夜遊

 

Bike The Moment在今年的四月開始正式在網上「招車友」,至今短短的半年間,平均每月也有五、六個不同的群組希望可以同遊,其中更有初次來港的旅客。「我們試過跟來自美國紐約的年青人、菲律賓夫婦和英國學生一同踩夜車,我們還會擔當導遊,介紹港島的歷史建築給他們認識。」

 

外國單車生活隨意

 

踩單車的過程中,Hughes更愛跟旅客交流在世界各地的踩單車經驗。「在香港,單車不是被視為『黃金寶』式的運動,就是大美督假日的『家庭活動』,但外國人踩單車很多時是很隨意的,上班下班都可以踩,不用特別劃定一個日子去做這件事。」

 

本港有條件推動環島遊

 

倫敦市設立300多個泊車站,提供5千輛廉價單車出租,城內外更廣設單車徑;即使是內地雲南麗江,亦有提供自助單車出租和行人與單車路並置的綠道。

 

反觀香港,運輸署表示香港地少人多、人車爭路,興建市區單車徑並不可行。香港單車同盟成員陳家良說,「其實香港絕對有條件推動單車旅遊,看看維港兩岸,由港島北面,中環至杏花?,以及九龍半島,沿海是有空間發展單車徑作環島遊。」

 

發展規劃欠完整

 

即使本港將會在啟德發展一條約六公里的單車徑及於洪水橋興建單車徑網絡,陳家良仍批評整體的單車徑規劃欠缺完整。「單車徑分散,而且欠缺泊車位,以致數萬元的單車因而要鎖在路邊,非法泊車。到底是什麼道理?」Hughes亦慨嘆日本京都的酒店都有泊單車場,「香港只有愈建愈多的停車場,這個大概是整個風氣的問題吧。」

 

拒絕成為「單車城市」

 

單車除了「無位可泊」、「無路可走」外,在公路更要面對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威脅。陳家良認為單車意外問題源於「汽車霸權」,馬路上的車輛不懂得如何跟公路上的單車並行,司機通常只會覺得單車「阻住」。但根據道路安全議會的呼籲,騎單車人士及汽車駕駛者應互相了解彼此的需要,從而作出最適當的決定。陳表示,現時路面上更愈來愈多「single driver」(一輛車內只有一個人)出現,汽車不斷增加,從而導致交通擠塞、路面混亂。「單車本應就是其中一個解決交通擠塞的辦法,不過政府總是以已發展了完善的集體運輸網絡來推塘,拒絕讓香港成為『單車城市』。」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西洋菜南街街頭藝人集散地

運動員 退役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