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街頭健身 探索體能極限

原來公園的韆鞦架、雙槓、馬騮架不只是為小孩子而設?由外國傳入香港的街頭健身運動告訴你:公園隨時會出現大朋友和小朋友「爭」玩具的場面。隨手找到的扶手,成為了雙槓俯臥撐、引體上升、俄式挺身俯臥撐等高難度動作的輔助器材。這種簡便的運動吸引了年輕的愛美一族,但教練的專業資格制度和安全問題,仍然存疑。

文字、攝影:何郁慧   編輯:黃芍淇

 

街頭健身旨在訓練體能,集中訓練肌肉的力量與耐力,使肌肉線條更加漂亮。網絡上有不少外國街頭健身的片段,當中如體操般的「強勁招式」吸引了不少人爭相仿效,挑戰自己。街頭健身旨在推廣健身普及化,令健身不只局限於專業人士、指定環境及器材,而可以就地取材,利用公園雙槓、路牌、欄杆等社區設施,讓人在何時何地亦可健身,從而推動全民運動。

 

終極目標:挑戰體能極限

李卓銘(Simon)創辦的機構提供街頭極限健身訓練,他認為街頭健身能訓練參加者肌肉線條,保持脊椎健康;更重要的是得知個人體能極限,然後嘗試超越、挑戰自我極限。

四年前,Simon在家樓下的公園看到一位肌肉線條分明的老伯在做引體上升,「當時我被他的力量震撼著,五、六十歲的伯伯竟然可以做到那麼高難度的動作,所以我就『拜師學藝』,跟他練習街頭健身。」原來伯伯以前住在內地時,家附近種滿竹子,所以隨時隨地可以扶著竹子健身。Simon認為街頭健身有助強身健體,老少咸宜,所以便設立了街頭健身課程,與大眾分享這項有益身心的運動。

訓練班學生Ivan因為想投考紀律部隊,特意參加街頭健身訓練體能,除了滿足考核要求,成功在一分鐘內做七下引體上升,他更希望挑戰極限:一分鐘做二十下引體上升。現時街頭健身訓練內容除了引體上升,還有掌上壓、拍胸掌上壓、雙槓俯臥撐及Sparter(運用前臂支撐身體在地上爬行)。

 

教練認受性受質疑

街頭健身在各地正值萌芽階段,全球均沒有街頭健身教練的專業認證資格,參與這項運動的人都是互相教學及模仿。現時香港的街頭健身教練都是透過網上片段自學,參考外國健身人士的「招式」,然後訓練學生。

香港浸會大學體育系副教授雷雄德指出,若然街頭健身成為了競技運動,而不再只是單純為了強身健體,就有訂立規條及專業評核的必要。

Simon回應指每個月教練們都會有檢討會議,檢討課程內容及學生進度,更何況,「世界專業水平是一分鐘內做到五十下引體上升,我們有教練可以做到四十九下,所以我認為教練們都有足夠的水平授課。」他亦提到,世界街頭健身聯會計劃於明年推出街頭健身證書,要求投考者通過考試及體能測試。

 

教練應備運動科學知識 防學員創傷

記者在場採訪時,一名學員三分鐘內不停地做Sparter及引體上升,導致氣促,甚至想嘔,需要職員攙扶他到旁休息。雷教授強調,教練應有運動科學知識,確保參加者的訓練適當和姿勢正確,「教練與學生的運動科學知識越低,風險就會越高。如果一個學生靠『死力』強行做一些高難度動作,接著又教其他人做會很危險。」他認為現時社會大眾普遍對運動科學的認識不足,期望政府著力教育大眾相關的知識,減低運動風險。

 

街頭健身受制於社區空間

這項新興運動在四年前傳入香港,Simon表示近年學生數目有所增加,不過相比外國的健身風氣,仍然相差甚遠。

世界街頭健身聯會於2011年在拉脫維亞成立,第一個世界街頭健身錦標賽於同年舉行,至今已經舉辦了四屆賽事。街頭健身在美國、俄羅斯及捷克十分流行,美國人從高中起就開始接觸健身,加上社區的活動空間大,才讓「在街上運動」這個概念得以盛行。現時受世界街頭健身聯會認可的六十隊隊伍中,香港就佔兩隊。

Simon逢星期一及五於美孚公園或天水圍公園舉行街頭健身班,每一班約有十多人。他形容在公園裡授課是「打游擊戰」,街頭健身不會有室內運動場進行訓練,所以課程有時也會受天氣影響。

學生Ivan(左)一分鐘內可以做到十多下的雙槓俯臥撐。
學生Ivan(左)一分鐘內可以做到十多下的雙槓俯臥撐。
學生若然沒有足夠的力量做引體上升,可要求其他學生協助。
學生若然沒有足夠的力量做引體上升,可要求其他學生協助。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有機農業欠支援 助發展有利推廣農業

星級制評審準則成疑 文理科資源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