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人始創 輪椅上耍真功夫

「傷健人士身上充滿不穩定因素,身體狀況和生活環境都會逼使他們隨時退出運動。」輪椅武術創辦人暨總教練李安東(Anthony)憶述,曾經有一名十年資深學員因身體轉差而被逼放棄武術,「即使他不能繼續訓練,我也不會覺得傷心和失望。至少,他的生命已經變得不一樣。學習武術時,他努力融入群體,開始與人接觸,不再因為殘疾而脫離社會。這段光輝回憶並不會消失。」

文字、攝影:許卓非 編輯:郭雅揚

 

創辦輪椅武術的Anthony擁有二十年跆拳道經驗,曾於2006及2009年代表香港出戰世界盃跆拳道大賽,並獲國際跆拳道聯盟認可的黑帶五段師範、教練和裁判A級。「有次前往韓國,看見當地人用手語為聾啞人士翻譯。那件事啟發了我,令我覺得可以運用自己的專長,為殘疾人士的生活帶來改變。」於是,從事金融業的他在2004年成立香港輪椅武術總會,利用公餘時間發展和推廣輪椅武術。

 

師兄弟相稱 培養手足情誼

輪椅武術是以跆拳道為基礎,針對傷健人士作出改良的健體運動,參與者主要為腦麻痺(痙攣)患者。它不但引入跆拳道的武打技術,更繼承了傳統的道場文化。每位學員進入場館後,都要馬上向「師傅」─Anthony敬禮。此外,學員之間亦按年資計算,彼此以師兄弟姐妹相稱。年屆花甲的女學員笑說,喊別人「師兄」並不彆扭,「大家感情很好,也就習慣了。」

 

「我們來學習,不是玩樂」

大師兄志雄和家榮可謂輪椅武術的歷史見證人,「總會由幾個人發展至現在擁有差不多一百名會員。未來希望能推廣至外地,甚至發展成國際比賽項目。」志雄曾為傷殘舉重運動員,即使身上留下肩痛等運動後遺症,依然無阻他學習武術的決心,「如果不積極,本來有條件完成的事情,最後都會辦不到。」志雄已考獲黑帶一段,將於年尾接受二段考試。

Anthony指,自己會就每位學員的身體素質和表現為其訂立個人目標。對運動的熱愛使志雄充滿責任感,在群體中擔當「大哥」角色,為師弟的成績和健康操心,「考獲藍帶後,師傅讓我負責帶熱身,那時候自己開始有使命感。師傅曾叫家榮考黑帶,他不肯,沒有自信。」不遠處,一直笑容燦爛的家榮擠眉弄眼地解釋道:「我覺得自己還未達到黑帶級別啊!」

 

以生命改變生命 傷健共融

近年,總會租借旺角社區會堂作為練習場,場內除了輪椅武術學員,還有Anthony的跆拳道學生。他們身穿款式類近的白色道服,亦同樣稱呼Anthony作「師傅」,主動協助傷健學員搬運器材和練習「打板」等危險動作。環顧四周,Anthony不禁露出微笑,「即使雙方無法同場競技,但他們身處同一空間,互相交流、互相影響,亦能達到傷健共融的效果。」

 

十年來關關難過關關過

「我們的教練團隊全是義工,總會的日常運作亦由我們負責。最近兩年,工作漸漸忙起來,抽不出時間舉辦比賽。」Anthony表示,只有加強宣傳才能使輪椅武術更普及,「我曾經嘗試每星期請假一至兩日,前往傷殘學校和院舍進行示範,成效不俗。但長遠而言,我們希望能在那些地方開班,以及聘請全職員工幫忙,讓更多人參與!」

即使喜愛輪椅武術,學員仍需面對重重困難,交通問題是傷健學員缺席練習的主要原因。由於大部份學員需以輪椅代步,難以自行往返家居和上課地點,要依賴家人的協助。若家人沒有時間接送,便需告假。「如果能在他們居住的地方附近開班授課,相信會很受歡迎。」Anthony表示,現時得到香港傷健協會九龍東傷健中心的協助,可提供接駁巴士服務,幫忙接送居住在鄰舍輔導會院舍的學員。

 

努力練習 樂觀迎接挑戰

學員之一的啟政,練習輪椅武術三年多,雖然已考獲藍帶,有時卻連初級動作也記不清。此時,志雄便會要求他示範「恩典二形」(黃帶動作,較藍帶次級),督促他努力練習。這時,活潑的家榮在旁插嘴說:「師傅最常叫我們『繼續打,還未夠鐘』,或者說『別得把聲,要用力打』!」Anthony明白想在香港推廣傷健運動絕非易事,「只想把握現在,盡力教導他們,盡力練習,一同跨越障礙!」

嘉威是唯一能夠做掌上壓的學員,他表示未來將努力嘗試考取黑帶。
嘉威是唯一能夠做掌上壓的學員,他表示未來將努力嘗試考取黑帶。
笑容滿面的家榮十分喜歡輪椅武術,回到宿舍也會練習。
笑容滿面的家榮十分喜歡輪椅武術,回到宿舍也會練習。
Anthony表示希望培養更多傷健助教,讓他們進一步發揮所長。
Anthony表示希望培養更多傷健助教,讓他們進一步發揮所長。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只改入閘門檻 林鄭:政改無修改空間

只見揮拍動作 不聞擊球聲響 柔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