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坐在電車上的情

電車在香港迄立過百年,盛載著不少香港人的回憶,退休政府規劃師薛國強卻提出要取消中環至金鐘電車路段,更指「行路都快過電車」,成為一時熱話。又有人指電車除了是港島人的代步工具,還是香港人必不可少的集體回憶。

記者:朱潔玲        編輯:羅霈潁

 

《電影朝聖》作者王冠豪和香港電車車迷會幹事梁希賢說到電車,就立刻想起梅艷芳和張國榮主演的經典電影「胭脂扣」。梁希賢直言自己平日少看書藉和電影,但因曾在中文課看到胭脂扣,令他對當中的電車場面留下深刻印象。王冠豪解釋,電車在《胭脂扣》中化身成永恆的象徵,令電影增添了一份浪漫的感覺,「如花和愛人十二少分別多年,在電車路上遇上永定,其言行舉止與五十年前一樣,令永定驚覺如花是鬼的身分。但如花對十二少的深愛依然,就如電車般在香港永恆不變。」

 

王又補充香港有不少經典電影場面也是在電車路上誕生,充滿歷史意義,「阿飛正傳利用電車回廠的鏡頭,帶出六十年代時社會不安,市民希望像電車回廠一樣,找到落腳點的感覺。」

 

王冠豪雖住在九龍,與於港島行駛的電車相隔一個維港,但他指自己在自小香港長大,不知不覺間已對電車產生感情。而作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梁希賢更視電車為他心靈的避風港。每當遇到不快時,他都會跑上電車放鬆一下,「記得我在去年年初,學業成績退步,兼職的網絡電台工作亦出現問題,令我十分沮喪。於是我下課後走到電車上,吹著風,看著沿途的風景,讓自己想清楚未來的去向。」

 

電車慢慢地行駛,讓人有時間整理思緒。另一方面,電車已在港行駛過百年,成為很多港人的回憶,梁亦同意指電車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憶起和朋友因電車聚在一起的感覺,「我們其中一次車迷會聚會是電車派對,但因遇上反國教遊行,令4輛不同年代的電車擠在和昌大押前,造成「四代同堂」的現象。不少市民都特意停下腳步,拍照留念。」

 

雖然薛國強形容電車的速度也許不及走路快,但對王冠豪而言,電車見證著香港不同地區和時代的變遷,它的價值從來不在於其效率,「我們不能以數字去衝量電車的價值。電車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流動載體,其文化價值不但是其他交通工具,甚至是古蹟可比擬。」

 

IMG_55481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深圳七油庫資料欠透明爆炸或波及香港

新報人 2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