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專題

在港穆斯林受歧視 配套法例均不足

近年極端武裝組織「伊斯蘭國」(ISIS)活躍於伊拉克和敘利亞,其殘暴不仁對待異見組織的手法令人咋舌。因「伊斯蘭國」武裝份子聲稱自己是伊斯蘭信徒(即「穆斯林」)令人對一般穆斯林形成偏見。佔本港總人口百分之3,約25萬名穆斯林,多年來在港面對不少生活問題及宗教歧視,加上伊斯蘭國的暴行,加劇了港人對穆斯林的誤解,信徒無奈被扣上「仇恨」、「暴力」、「恐怖主義」等標籤,但他們仍努力向社會解釋其處境,嘗試化解歧視,促進融和。

文字、攝影:黃心悅   編輯:黃芍淇

歧視定型 比比皆是

裹著頭巾,是伊斯蘭教徒的典型服飾,但卻令信徒王小姐在生活中常感到無形的歧視。王是土生土長香港人,於中學時歸信伊斯蘭教,現於香港伊斯蘭青年協會工作。她憶述一次乘坐小巴時,「車上的電視突然播放有關伊斯蘭國的新聞,頓時整架車的人都靜了下來,並以奇怪眼光看著我,感覺很不舒服。」王小姐周遭的朋友亦曾遇不快經歷,有次在機場有旅客指著一班穿著黑長袍,裹著頭巾的印尼人說:「哇!是ISIS啊!」,令友人大感不滿。她無奈地說,明白因伊斯蘭國的負面新聞太多,港人才有如此反應。

穆斯林:「伊斯蘭國」違背教義

自伊斯蘭國出現後,人們對伊斯蘭教的觀感更為負面,容易把穆斯林與恐怖襲擊掛鉤,認為他們必定推崇「聖戰」。然而,有穆斯林強調其並非好戰的族群,伊斯蘭教亦與伊斯蘭國無任何關係。香港伊斯蘭聯會教長楊興本解釋,媒體錯誤解讀伊斯蘭教術語「吉哈德(Jihad)」為聖戰,正確解釋應為「對不公不義進行奮鬥」,意指奮力消除各種潛藏內心的邪念,「對於殘害無辜,對平民採取恐怖襲擊,絕不可稱為『吉哈德』。」他強調所有宗教都是導人向善,但伊斯蘭國只是以「伊斯蘭」之名行壞事。香港伊斯蘭青年協會顧問Jeffery Moosa亦指出,古蘭經提到「殺死一個人,如同殺死了全世界的人」,伊斯蘭國殺死異己,甚至以無辜人士作要脅手段,完全背離了古蘭經及教義,更是詆毀了伊斯蘭教。香港伊斯蘭青年協會更進行不同的教育活動,如舉辦開放日、公眾講課、街頭宣教等,向大眾解釋「伊斯蘭國」和「伊斯蘭教」的分別,望釋除疑慮。

媒體賦予負面形象 政府零配套助融入

港人對伊斯蘭教存有誤解並是一朝一夕的事。楊興本認為,港人對伊斯蘭教存有誤解的原因有二:宣傳少,信仰者少。楊表示,畢竟華人穆斯林數目不多,港人對伊斯蘭教感到陌生及不了解,實屬正常,特別是美國「九一一」發生後,伊斯蘭教在不少人心中已存有負面形象。不過,誤解除了來自宣傳不足及信眾人數少,大眾媒體亦有影響。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碧樺依指,本港媒體有關伊斯蘭教或伊斯蘭國的消息主要來自外媒,很大程度影響港人的看法。

政府屢次強調種族共融,並推行不少融合政策。香港現時共有7間由穆斯林團體主辦的學校,看似融和,卻鮮有為穆斯林提供相應配套。穆斯林在衣、食、行均須嚴格遵守教規,如飲食方面,只能吃合乎伊斯蘭教法的清真食品,如素食、海鮮和經特別屠宰方法處理的禽畜。在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中六學生Shahul Hameed Nuaim表示,因普通連鎖快餐的肉類不符合教規,出外用餐時只能選擇到尖沙咀或灣仔等,較多清真食肆的地方。另外,穆斯林每天需進行5次禱告,但大多數僱主都未必能理解及允許僱員於工作期間禱告。在台灣桃園國際機場,泰國曼谷及清邁機場,均設有伊斯蘭教徒專用的祈禱室,惟香港機場的祈禱室是所有宗教共用。種種例子,都讓伊斯蘭教徒感到不受尊重。

無宗教歧視條例

穆斯林被歧視的例子俯拾皆是,記者向平等機會委員會查詢宗教歧視的數據時,平機會代表卻回覆指,香港目前沒有宗教歧視條例,他們只會針對宗教歧視的個案提供建議,若個案不涉及種族歧視,便不會再跟進。碧華依表示,根據聯合國的《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少數族裔的定義除了單指國籍外,還包括語言及宗教,「倘若香港不把宗教歧視從種族歧視分開處理,如並非少數族裔的華人穆斯林,不在法例保障之下,根本投訴無門。」她建議,政府應儘快修改歧視條例,以更廣闊的眼光定義少數族裔。

wongcheukki_wongsumyuet_3

香港伊斯蘭青年協會經常宣教,向大眾解釋伊斯蘭教教義。
香港伊斯蘭青年協會經常宣教,向大眾解釋伊斯蘭教教義。
伊青聯絡主管王小姐是華人穆斯林,坦言經常遇到「間接」的歧視,如頭巾會惹來不少注視。
伊青聯絡主管王小姐是華人穆斯林,坦言經常遇到「間接」的歧視,如頭巾會惹來不少注視。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後人接棒堅守城中村 薄扶林村

群眾集資助圓夢 風險局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