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人物

80後「電車男」:沒有取消叮叮的理由

自小住西灣河,出入都乘「叮叮」,別人耳中的噪音,他卻不以為然。童年時,只要聽到「叮叮」聲,嚎啕大哭的他立即止住哭聲;長大後,市面上沒有電車玩具,他改裝火車模型,更出走去看外國的電車發展。2006年李俊龍(Eric)與一眾志同道合之士成立香港電車迷會,當了會長,他可能是最傳統的80後「電車男」。

文字、攝影:姚慧儀   編輯:李晟謙

 

今年8月,一名前政府規劃師向城規會建議取消中環至金鐘段電車,Eric從社交網站上得知消息時,以為是造假新聞,至翌日多份報章提及取消電車一事,才使他大感荒謬,「即刻心中『打了個突』!翻看城規會議程,原來10月就會討論議案!」

「沒有取消叮叮的理由」

80年代地鐵開通及道路空間問題,亦引起取消電車的爭議,最終顧問報告指電車與其他交通工具對象、用途不同而應該保留。是次的建議報告內,指電車佔用了中環3成路面空間,Eric激動地說:「電車班次密、車費便宜、又可作短途駁腳,實在不理解這麼好的東西被取消的理由是什麼?」

他解釋宜居城市應推行無碳發展,電車正正是一等功臣。倫敦南部50年代一度淘汰所有電車,到了80年代卻發現交通極為擠擁,為提高路面效率再次引入電車,證明電車絕非妨礙交通。

雨傘精神影響 放手做該做的事

工作早出晚歸,Eric和爸爸經常為瑣碎事爭吵,心煩的他會坐電車到跑馬車吃東西,在急速步伐中解放自己,在緩慢行駛的電車上思考、沉澱。

「我談不清為甚麼喜歡電車,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所好之物,為興趣而願意花時間、花心思投入所有。」他舉辦過大大小小的展覽和活動,包括電車110週年活動之社區文化導賞團、展出稀有珍藏品分享老香港情懷等。

Eric對電車的堅持使旁人詫異,他坦言極力捍衛電車的力量緣於雨傘運動,「現在社會很多荒誕事都可以發生,可能城規會批了(取消電車),我們仍懵然不知!對的事就馬上做,還等什麼?」他直言雨傘運動啟發他如何使議題獲得公眾關注,例如為保留電車的聯署、一人一信、一人一相撐電車等。他亦希望團結電車迷,招募人手幫忙引發更多討論。

雖然經常面對傳媒訪問,Eric私底下卻避免談及自己會長一職,「始終家中長輩比較保守,雖然心裏支持我,口裏卻反對我對外表達己見,認為我不及專家專業。最近較多記者訪問我,若在公司我會跑到洗手間才接聽電話,不想工作上出錯招人話柄。」

電車需進步 免被歲月血刃

Eric反對以「保育」之名保留電車,他的想法是既不原地踏步又不保育,「電車不需要回憶,因為都未淘汰!」其他城市極力完善交通配套,他批評香港政府任由公共交通惡性競爭。

Eric除了在山頂開店展出電車模型和歷史外,更親自設計紀念品銷售,希望將電車融入生活。他期望政府發展可持續及實用的交通網絡,眼見電車堅持蛻變,由木製換成鋁合金、增設冷氣車廂、報站電子器等等,甚至作流動博物館或旅遊車,足見電車非垂垂老矣,而是老而彌堅的「頑童」。

小時候Eric住西灣河,每當哭鬧時媽媽抱他去聽「叮叮」聲,就會乖乖安靜下來。
小時候Eric住西灣河,每當哭鬧時媽媽抱他去聽「叮叮」聲,就會乖乖安靜下來。
Eric將立體廣告概念融入親手造的模型中,在電車上層展示卡通人物。(受訪者提供)
Eric將立體廣告概念融入親手造的模型中,在電車上層展示卡通人物。(受訪者提供)
除了手造模型,Eric也會收藏舊款電車模型, 圖為70年代行駛電車。(受訪者提供)
除了手造模型,Eric也會收藏舊款電車模型, 圖為70年代行駛電車。(受訪者提供)
Eric一直收集舊電車車票,更收藏一套「極罕有」7連張車票。(受訪者提供)
Eric一直收集舊電車車票,更收藏一套「極罕有」7連張車票。(受訪者提供)
以前電車上下層各有1名售票員,於登車的站名上打孔;圖為30年代英國製造的車票打孔機。(受訪者提供)
以前電車上下層各有1名售票員,於登車的站名上打孔;圖為30年代英國製造的車票打孔機。(受訪者提供)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風中感悟人生 陳健泉

點字曲奇點出平等共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