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社政

首推副學士升內地大學認受性低 報讀存風險

本港副學士銜接大學的學額「僧多粥少」,每年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的高年級收生學額不足5千個,其餘欲升讀本地大學的副學士畢業生,就要報讀自資銜接課程。政府為增加副學士畢業生的升學途徑,於3月中推出福建華僑大學的「銜接學位課程的試行計劃」(「銜接計劃」)。對於學歷認受性的爭議,華僑大學校方承認,其學歷的認受性及不上香港本地大學。有副學士畢業生對此興趣不大,怕學歷不被認可,亦擔憂內地限制新聞、言論自由。

記者、攝影:鄧麗婷   編輯:陳頴詩

銜接計劃將試行招收兩屆副學士畢業生,學生最快可於今年9月入讀華僑大學二年級。華僑大學共設11個銜接學位課程,供香港副學士畢業生申請報讀,如:旅遊管理、體育教育及全英教學的國際商務等,學費由5,460至28,000元人民幣不等。

校方:認受性「肯定沒有辦法高」

社會普遍認為內地大學的學歷在港認受性低,教育局發言人回應指,政府在2004年7月與國家教育部簽訂了《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商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而華僑大學在兩地認可高等院校的名單內。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報讀華僑大學存在風險,「因為今年是首年推行計劃,沒有往績參考,不能保證一定認可」,有需要時須向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學評局)評估學歷。而學評局表示,學生在華僑大學畢業後,如有需要可帶備所有文件,包括:畢業證書、成績單和教學實習證明等,以進行資歷評估。學評局亦指,要根據每位申請者的情況而評估學術水平的級別,現階段不可直接證明華僑大學的學術級別。華僑大學董事會香港辦事處發言人直言,華僑大學的學歷認受性「肯定沒有辦法比香港本地的大學,或者英國的大學高」。

蹉跎10年 終推銜接計劃

翻查過往有關副學士銜接內地大學的政策,記者發現早在2005年10月,時任教育統籌局局長李國章訪京時表示,本港副學士畢業生未來可銜接內地大學。10年過後,銜接計劃姍姍來遲。對此,教育局沒有回應為何直至今年才推出銜接計劃,強調本地院校可與內地院校探討合作,為學生提供多元出路。

葉建源解釋,由於現時內地沒有副學士課程,故內地院校需時衡量副學位的學術級別。在教資會資助的學士課程學額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他認同銜接計劃令「副學士畢業生可以多一個選擇」。他亦指出,相對赴台灣升學,華僑大學的銜接課程「未必有很大的吸引力」。進步教師聯盟副召集人陳為建則批評計劃「多餘」,認為華僑大學「連次級都不如」。他解釋,中六學生以文憑試成績可直接報讀華僑大學,無須等待完成副學士課程後才報讀。他質疑政府為解決公眾對副學士難以銜接本地學士學位的不滿,遂「隨便推出一些計劃」,並沒有一個長遠的藍圖規劃教育政策。

記者發現如學生早在中學畢業後升讀華僑大學,學費相對較便宜。以旅遊管理一科為例,學生於中學畢業後報讀華僑大學4年的學位課程,總學費約2,2000元人民幣,即港幣約26,200元;若學生完成香港社區書院副學士課程,再報讀銜接華僑學位的課程,兩年副學士加上華僑大學的學費,總額為港幣約12萬,兩者相差近5倍。

議員:須檢討副學士制度

根據2015年中國管理科學院《中國大學排名》課題組組長武書連分析,以平均師資和收生成績,華僑大學在全國734間大學排名129。而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華僑大學於亞洲大學排名中百甲不入,可見華僑大學並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此類的一線大學。而基於甚麼準則選擇銜接的大學,教育局則沒有回應。

葉建源表示,現時副學士畢業生升讀大學「高不成低不就」,政府須檢討整個副學士課程。教育局回應指,由於華僑大學能為本港副學士畢業生,提供多一條升學途徑,因此落實計劃。

憂自由受壓 畢業生興趣不大

香港專上學院的工程學副學士課程二年級生戴瑞康表示,對銜接計劃不感興趣。他擔心於華僑大學畢業後,學歷不被認可,同時憂慮內地限制言論及新聞自由,「怕大學期間(與香港社會)脫節」。而今年6月便完成香港專上學院工商業副學士課程的林友團表示,從未聽過華僑大學的名字,且中港兩地文化差異太大,內地不願接受民主、自由等普世價值,「但我們視這些為核心價值,因此首選仍然是本地大學。」

就讀香港專上學院工商業副學士二年級的林友團擔憂兩地文化衝突,故不會報讀華僑大學銜接課程。
就讀香港專上學院工商業副學士二年級的林友團擔憂兩地文化衝突,故不會報讀華僑大學銜接課程。
福建華僑大學表示現時約有 1300 名在校香港學生。(互聯網圖片)
福建華僑大學表示現時約有 1300 名在校香港學生。(互聯網圖片)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推翻議案難 無奈訴諸司法覆核

醫護人手緊絀 1護士對15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