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人物

新一代滑浪風帆接班人 「風」狂追夢

曾於 2014 年奪得世界 RS:ONE 錦標賽女子組冠軍的馬君正加入港隊 5 年,被視為香港滑浪風帆新一代接班人。RS:ONE 是亞運會滑浪風帆正式賽項,齊集各地好手。過往戰績彪炳的她憑佳績考入大學,希望兼顧學業及練習。一年後,為專注訓練而毅然決定停學,決心追尋她的「風帆夢」。

為水而生 熱愛風帆 12 年

 

馬君正將來的路向亦是運動員,她未有擔心將來的收入,指 現時政府及體院均有提供資助給運動員。 (受訪者提供)
馬君正自 7 歲起因父母緣故學習滑浪風帆,自此一「滑」,便堅持了 12 年,「父母都喜歡這項運動,自 小在環境薰陶下我亦熱愛它。父母一直支持我,讓我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玩滑浪風帆〕。」推動她堅持多年的只有一個原因,「因為我真的很喜歡這項運動」,形容滑浪風帆等同其生命。
馬君正年幼時已與水結下不解之緣,她接觸滑浪風 帆前熱愛跳水,自 6 歲開始練習跳水,故此「水性」較 一般人強。她指這經驗有助控制滑浪風帆,「跳水時要 在跳板上先做平衡動作,再做花式動作,有助我在風帆上平衡。」而相比跳水,滑浪風帆的挑戰性較大,每日練習時要面對不同環境、風速及天氣,因此被這項運動深深吸引。

為風帆比賽停學 辛勤練習盼出頭

 

馬君正不但運動表現出色,學業成績亦不錯,她去年於香港文憑試考獲 25 分,入讀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及康樂管理學系。「一個星期中有一日半上課,其餘大部分時間花在滑浪風帆上。」訓練時間不變,但大學生活忙碌,休息時間亦相對減少,「整個人由開學就很累。」

經歷了一學年的「全職運動、兼職學業」生活後, 為了更集中精神訓練及充分休息以備戰,她毅然決定暫 時放棄大學生身份,成為全職運動員。事實上,她在學業及運動之間的抉擇並沒有太大掙扎,「畢竟運動員的壽命比較短,有夢想應該趁早去追。」家人亦支持她停學的決定。

現時她星期三至日皆會在赤柱訓練,每日平均練習 5 小時,平日晚上 10 時便會睡覺,培養早睡早起的習慣。練習滑浪風帆令馬君正犧牲學業外,還犧牲與家人 的相處時間。為備戰世界青年錦標賽,她曾經 3 個月沒有回家,「長期離家有時都會記掛著家人,只好靠電話聯絡家人,一解思親之苦。」
馬君正正與各地的好手一較高下,教練徐梓熙指她即使練習 也會出盡全力,惟有時容易迷失方向。 (受訪者提供)

掌握個人強弱項 善用身形比賽

 

馬君正一身古銅色皮膚,別人一看便覺得是運動好 手,但她體能並不是外表看來的好。她解釋自己有貧血, 所以體能比一般人差,而貧血亦令她訓練加倍困難,「會比其他人容易累,間中更會暈倒而要中止訓練」。要解決這個情況,除了吃一些營養補充劑外,她亦會加強做增強體能的訓練,打好基本功。
 教練徐梓熙稱讚馬君正訓練認真,「訓練基地在赤柱,有住得比較遠的學生遲到,但她從未因睡不醒而遲 到。」眼見馬君正會因應環境及身體狀況而要求加操, 到最後一刻才上岸,如果「好風」更會多留一會兒,或 上岸吃一點東西補充體力後又馬上下水。教練又讚道, 馬君正比同齡人早接觸滑浪風帆,所以風感和水感會較人優勝。
為了達到訓練目標,馬君正加強訓練的強度。她 解釋,「奧運已轉用 RS:X 型風浪板帆船,並非李麗珊 1996 年奪金那一屆所採用的『米氏板』。RS:X 板需要較大力量,較適合強壯及高大的人。」身高 1 米 67 的馬君正認為自己相比歐洲選手,身形較矮小,在大風比賽時身形成弱點,「細風時則相反,因為不需要搖帆, 身形細小可以移動得更快。」

奧運增港人對體育關注 加強備戰亞奧運

 

馬君正喜歡在海面不太多人時玩滑浪風帆 , 可以放鬆自己。 (受訪者提供)
馬君正曾連續 3 屆被選為傑出青少年運動員,並成為滑浪風帆項目中獲獎次數最多的青少年運動員。現時 她正備戰 2018 年印尼雅加達亞運會及 2020 年的東京奧運,能參與比賽已是我的目標,未想到太長遠,希望自己能夠獲獎。」
對於未能參與里約奧運,她表示沒有遺憾,「19 歲的自己只是第一年轉為成人運動員,經驗始終未及師姐。」而里約奧運中,不少港隊運動員登上國際舞台, 令港人更關注香港運動政策及運動員的發展。
馬認為現時資助不太足夠,並認同徐梓熙的說法: 「近兩年比較之前精英運動員數量增加一倍,但資源增長並非與運動員增長成正比,所以分配資源會吃力」, 希望香港體壇未來會有更多突破,期望政府能繼續增加資助。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私營院舍問題頻生 學者促檢討豁免機制

彩臉下的港產小丑 —— LWS小丑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