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訓練營師資欠規管 參加者或致心理創傷

早前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傳出涉嫌虐待學生醜聞,引起社會對教練操守和訓練方式的關注。現時舉辦歷奇訓練營的機構對教練資歷並無統一要求,更有現職歷奇訓練營教練透露不少人只須考取單項活動牌照便可經朋友介紹到營地擔任教練。提供歷奇訓練營的機構更不受《教育條例》監管。有社工憂慮訓練營教練培訓不足,以奚落、侮辱方式作訓練或對參加者造成長遠心理創傷。

師資無統一要求 現職教練:有人介紹就可入行

根據保良局網站,歷奇訓練營泛指以歷奇活動作心理輔導的訓練營,目的是讓參加者藉體驗歷奇活動(如爬繩網、越高牆等),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壓力及危機感下克服挑戰,並透過個人匯報及分享、小組討論和導師總結作反思。除保良局外,本港有不少機構如救世軍、香港青年協會等提供青少年歷奇訓練營,惟多間機構均無主動公開其訓練營教練的資歷。救世軍回應指,機構有規定歷奇訓練營導師修畢指定歷奇教練證書, 惟保良局和香港青年協會於截稿前仍未有回覆。
任兼職歷奇訓練營教練兩年多的Kayson指,由於本港現時並無統一歷奇訓練營教練的專業培訓和認可資格,「通常考取過活動牌照的人便可經朋友介紹到營地擔任教練」,帶領訓練營活動,對入行人士並無特別要求和限制。他又透露,即使具備大型總會的教練執照入職,每個營地對屬下教練均有自己一套的訓練和考核方式,會重新培訓教練的執教方式,而訓練營的內容亦取決於主辦機構的要求,「有些(教練的執教手法)會較溫和,有些卻不太專業,不同機構有不同做法。」
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引起爭議,坊間亦有不少性質相近的歷奇訓練營,同樣對教練資歷無統一要求。

參加者被迫「達標」 社工批做法不恰當

上月繼有中學生於網上討論區撰文後,有不少報導皆指出有參加者於保良局訓練營中被訓教練要求完成難以達標的挑戰,最後亦因挑戰失敗遭受嚴厲責罵和暴力處罰。曾參加保良局歷奇訓練營的賀同學亦曾遭遇相同情況,「達不到他們的要求時就會罵,曾經試過班上大部分女生都被罵哭了!」,認為教練的解說都是老生常談,例如團結就事成等道理,「不覺得特別讓人反思到什麼。」
賀同學認為歷奇訓練營普遍只側重歷奇活動,教練通常不太著重小組輔導。
註冊社工龔偉森批評歷奇訓練營教練強迫參加者接受挑戰的做法並不適合。他表示,小組或個人輔導不是一味強調「做得到」,而要講求尊重,「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Challenge by Choice(自發性挑戰),參加者可以選擇面對挑戰與否,即使不接受挑戰,也不是失敗者。」龔又強調,輔導是訓練營中重要的一環,「與參加者傾談在活動上遇到什麼困難,考慮了什麼而決定放棄,尊重他們的選擇,這才可以幫助他們成長。」

輔導錯失可致抑鬱 議員促教育局調查

龔偉森指心理輔導背後有一套專業知識、原則和邏輯,坊間上較常用的激勵或奚落的輔導方式「均不合適」,強調只有透過鼓勵,才能使參加者成長,建構自信。他補充,若訓練營內容涉及不尊重參加者的行為,會讓參加者合理化不尊重其他人的行為,「參加者在訓練中要逆來順受,之後日常生活中就會認為其他人亦要對自己逆來順受。」龔更強調,訓練營教練執教方式不恰當或會對參加者造成創傷後遺症,對訓練營有陰影、做惡夢,久而久之更可能形成抑鬱。
註冊社工龔偉森指歷奇訓練營教練的不當手法或構成言語暴力,讓參加者的自尊心受傷害。
立法會議員鄺俊宇亦認為歷奇訓練應讓參加者學會面對困境解難,而非「摧毀他們」,批評「教練提出過分的要求,例如懲罰學生吃泥,這些是怎樣都解說不了的。」根據《教育規例》第58條列明教員不得向學生施行體罰。鄺不滿《教育條例》及《教育規例》現主要規管學校,歷奇訓練營不屬正規教育,不在條例管轄範圍內,故其教員毋須持有所需的學歷以及取得教育局發出的准用教員許可證,政府將難以規範導師專業水平和課程內容。鄺又強調教育局責無旁貸,促請教育局先就保良局領袖紀律訓練營一事調查清楚。
立法會議員鄺俊宇表示曾去信教育局要求徹查保良局訓練營一事,對局方不介入事件感到不滿。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港忽視電競旁述發展 機會場地皆不足

社區互助經濟 區議會支持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