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說得出 看得到 ── 口述影像帶領視障人士走進藝術世界

視像人士欣賞電影需要口述影像服務協助描述畫面細節。不少視像人士鍾情電影,卻因香港欠缺推行口述服務而被剝奪欣賞藝術的權利。有口述影像員及視障人士皆認為口述影像是一種權利、一項藝術,把視覺畫面轉化成聲音,將看似遙不可及的藝術享受帶到咫尺,拉近視障人士與社會的距離。

口述電影選擇有限

現時香港主要有兩間機構有提供口述影像服務, 包括展能藝術會的藝術通達中心及盲人輔導會。前者主要提供話劇及藝術展覽的口述影像服務,後者則主要提供口述電影服務,每月會推出一至兩套已上映的昔日香港電影,每年舉辦一場首輪電影放映會。盧勁馳雖未完全失明,但欣賞電影時仍需配上口述影像。一向鍾情文藝片的他卻有大半年沒進過戲院,只因機構提供的電影選擇大多都不合他意,因此打消看戲的念頭。
盧勁馳是本地作家,後天患上視神經退化症,只能靠讀屏軟件讀字,使用放大器後亦難以閱讀。

兼顧劇情美感 口述影像非易事

鍾勵君早年接受口述影像訓練,曾在藝術通達中心擔任經理,同時為不少電影與劇作做口述影像。現在她與拍檔創立了「囂民集作」,延續以往提供通達服務及教育的任務,希望實行人權的倡導,將一貫被認為是福利、 慈善的通達服務推動成為日常。她指出口述影像員需用語言填補這些畫面上的空隙,引領視障觀眾遊走光影之中,享受電影藝術。她指出,真正的口述影像不等於「解畫」,如何以精準的字眼描述劇情,同時保留電影的畫面藝術和美感,是口述影像員的一大挑戰。
鍾勵君多年推動藝術通達服務的經歷,令她發現原來不是人人認同每一個人都有欣賞藝術的權利。
口述影像工作並非眾人皆可做到,要準確描述戲中的情景氣氛、動作神髓,而非只詮釋情節。她舉例,要形容演員「他很猶豫」,需要仔細描述如何表現出「猶豫」,「他咬手指,向前踏一步,又倒後退了三步,然後馬上轉身掉頭離開」鍾勵君更分享電影《踏血尋梅》中最難描述的一幕:白只獨坐在椅上自白的表情變化。「因為這部分是電影得獎的重要一幕,要令視障朋友也體會到演員有多「好戲」並非易事。」她認為最困難的一次口述經歷是為中英劇團一齣以復仇者聯盟作角色設定的喜劇,其中一幕台上會投影打鬥場面的動畫,台面演員一 下便「跳進」了投影片內,講述角色在台面及投影幕的 時空轉換極具挑戰性,形容這次經歷「很複雜,但很好玩」。

用字須精準 隱晦露骨要拿捏

口述影像的用字選擇非常重要,相比起花時間去雕琢詞彙,鍾勵君認為更重要是考慮字眼是否簡潔準確、在最短的時間內有效使用家不花精力就明白口述稿的風格、語調需配合電影。例如在《王家欣》中會加入較多香港俚語,為《踏血尋梅》配旁白時需拿捏句子用字的尺度,譬如戲中的分屍情節,因為電影中畫面表達手法比較隱晦,並無完全將之表露無遺,因此字眼亦不能太露骨。

製作需時 映後檢討再改善

每次為一套電影製作口述影像,鍾勵君都需要多次翻看電影。她指首次觀看會以普通觀眾的角度欣賞電影、 了解故事,第二次就開始看需要配上口述影像的位置, 每格、每句處理,不斷暫停、播放片段,重複過程,檢查寫下的內容是否能呈現畫面,再嘗試能否在對白之間空檔講畢句子,以防「疊聲」。她平均用約十小時處理一部電影的口述影像稿,最快的一次是用 6 小時完成一部 1 小時長的文藝片口述稿。
她每次播映後都會與用家溝通,了解口述影像可以輔助到那些部分,當中有否情節是不理解的,然後慢慢檢討、進步。鍾勵君指大多時到公眾戲院做非包場形式的口述電影服務時,都帶備額外的專用耳機,當有人問及, 就會向他們介紹口述影像,亦鼓勵他們嘗試戴上耳機、 體驗盲人看戲的感覺。

藝術助提升殘疾人士涵養 拉近社會距離

「當你生活中有很多事非你能控制的,非你能隨心去做決定,但其他人可以時,藝術通達可做到資訊無障礙, 給予他們自主生活的空間。」鍾勵君表示殘疾人士同樣 對「美」有渴求,形容殘疾人士在社會中是「大魚被困於小池內」,藝術是讓他們發掘生活上可能性的方法, 「一個人認為生命是否值得追求、留戀,與他生活中有否文化和藝術有關係。」
她提到一次盧勁馳與一位健視朋友看電影的經歷,當時放映完畢,興奮的不是盧,而是他同行的朋友。該健視朋友指,以往完場後,很多時只能忙於解答視障朋友的問題,或在觀看期間不時要輕聲地從旁解釋台上情節, 難以百份百享受劇作,口述影像可以令視障人士與同行者,完場後就可馬上討論劇情,彼此關係變得平等,亦可拓展社交生活。
鍾勵君自言多年堅持捍衛殘疾人士的權利,是因為天生有種強烈意識,認為人應該要平等。

缺配套半價票無用 推廣口述影像淪空談

盧勁馳批評康文署轄下的藝術活動,傷殘人士可享有門票半價優惠,鼓勵他們進場觀賞,卻缺乏口述影像等真正服務殘疾人士的配套,「我寧願你不資助我,但可否將資源投放於協助服務殘疾人士的配套內呢?」他認為問題在於「支援服務存在,但不代表到位」,批評政府只保障殘疾人士基本生活需要,如有傷殘津貼、交通通達服務,但殘疾人士藝術通達政策則不合時宜。
他指在一向重視人權倡議的美國,人們會質問「為何藝術活動會沒有通達服務?」反觀香港,有些人或反而會問「為何要有?」藝術通達議題遲遲未被帶到議會內討論,缺乏政府及立法會的推動及倡議,推廣口述影像服務只淪為拜票口號,實際執行欠奉。
盧勁馳認為現時香港殘疾人士基本生活保障的發展已漸趨成熟,希望社會能夠關注他們更高層次的生活需要。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應用學習淪次等 認受成疑

守護地名 「舍」我其誰? ─「保衛香港名字」張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