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專題

舊區重建進度慢透明度低 居民飽受折磨

市區重建局今年 6 月推出舊區重建優化政策,首次抬升受影響租戶特惠金,望紓減重建阻力,但收購速度緩慢,導致租戶被迫居於惡劣環境,商鋪停業。租戶批評當局欠清晰時間表,透明度低令居民對重建進度所知寥寥,只能無期等待。有議員認為市建局需改革其架構及運作模式,以保障居民權益。

東福項目拖延逾四年 成「無掩雞籠」環境惡劣

青山道/元州街重建項目,比東福遲一年展開,收購程序卻已接近完成。

東京街/福榮街(下稱東福)於 2013 年 3 月起展開重建項目,至今仍未完成收購程序然而,僅隔一街的青山道/元州街,相比東福晚一年開始重建工作,收購環節已接近尾聲東青重建關注組義工阿江表示,一般收購歷時約兩年,惟東福項目現已超過四年,情況很不尋常。

市建局收購速度緩慢,居民得不到重置,重建區相繼出現治安、衛生等問題。阿江舉例,如今六、七成居民已離開,社區「十室九空」,市建局安置的保安室,要 8 棟大廈共用,多名住戶曾遭入屋爆竊,盜走窗框等走廊設施。

阿江又指,以往業主會聯合聘請清潔公司,但自從單位被收購,無人再負責衛生,導致蚊蟲、老鼠滋生。東福其中一個等待安置的劏房租戶陳炎雄說,「見過老鼠比貓還要大,有鄰居女兒的書包被咬破了 4 個。」

業主不放業權 租戶被迫留守

七八成單位被收購,舊樓十室九空,衛生、治安等問題堪憂。

市建局推出舊區重建優化政策後,租戶現可選擇領取約 16-17 萬補償金,或者獲安置於公屋或安置大廈。市建局現時的做法是先向從業權擁有者收購業權,再安置租戶。阿江透露,部分業主希望能繼續收租,所以遲遲不出售業權。若租戶未獲重置就搬走就等同放棄補償,於是被迫留守,「任業主魚肉」。

陳炎雄直言,宣布重建後,時常被業主為難,租金由2600 元加至 3400 元,電費由 0.8 元一度加至 1.1 元。陳指,業主亦不履行維修責任,「渠道曾經淤塞造成水浸,小便、污水等到處都是,業主卻拖延了三日才作維修,更要收取 100 元維修費。」市建局指,須先完成收購有關物業成為業主,才有正式法律地位處理物業內租客的安置和補償事宜,惟現時因各種原局未能成功收購的物業內租客,故須待政府引用「收回土地條例」收回有關物業業權後,才能處理租客的安置和補償事宜。

項目透明度低 居民無了期等待

陳炎雄批評,「整個項目缺少交代,更沒有透明度」,居民只能無了期等待。陳表示,4 年多來市建局只落區 2 次進行單方面的簡布會。陳炎雄與其他居民於今年 3 月,到立法會申訴部投訴市建局安置失責,獲多名立法會議員協助邀約市建局收購及遷置總監黃偉權開會,「他(黃偉權)承諾每三個月會安排高級職員與居民開一次會,但至今仍未回覆我們的邀約。」

東青重建關注組義工阿江建議,市建局應提供明確重建時間表。

阿江指,現行政策非但未能改善舊樓居民生活質量,更令居民成受害者。他建議提供明確收購重建時間表,讓居民自由選擇是否留守。記者曾向市建局查詢會否增加與重建戶的溝通及公開重建時間表,市建局回應指,項目每個個案均由市建局專責職員負責,業主或租戶可隨時向職員查詢項目的消息。

市建局亦回應指,在推行重建項目時,會透過不同途徑與受影響業主及租戶保持溝通,包括簡介會和派發通訊特刊,向受影響人士提供項目進度等資訊。

重建未造益原來居民 倡市建局改革

阿江又指,重建得來的土地將用作興建私人樓宇,對此他質疑,「為何重建所得土地不是用作安置原居民,改善其生活?市建局現只負責拆樓,卻將安置的責任推卸予房協及房委。」阿江希望,市建局能改進安置居民的計劃,「市建局應平均土地應用,從而幫助公屋分配及釋放土地供應。」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同樣批評,市建局大多與地產商合作,以重建所得土地興建私人樓宇,未有造益原區居民,「市建局以自負盈虧的形式經營,透過獲取盈利維持運作,使重建的意義被扭曲。」他補充,市建局並非政府部門,卻有公權力,如能動用《土地收回條例》,使沒有組織的業主及租戶成弱勢,難以與其抗衡並獲合理賠償。

張認為,市建局有改革的必要,「在改善民生的議題上不應該涉及商業經營,市建局應改變為公營或政府部門;於重建的過程中,應給予當區居民與政府商議及作主導的權利,以協助市民改善居住環境為首要目標。」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戰友談雙學三子入獄 判決無阻爭取民主路

港吸大麻青年增 醫生:藥效存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