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專題

動物組織缺資源 拯救流浪貓狗有心無力

香港坊間有多個志願組織協助收容流浪貓狗,惟基於空間及人手有限,組織無法收留所有動物。有機構為流浪貓狗絕育後,更只能放回街上。有組織希望政府能提供資助,讓更多貓狗逃離人道毀滅。

民間動保組織欠人手 義工流失率高

果園社企為優先聘用弱勢作員工的救助被遺棄動物社企,其創辦人梅廣亮亦表示,員工只懂得一般的貓狗護理,例如塗抹藥膏,但很多時仍要依賴獸醫或動物診所的協助。

香港拯救貓狗協會創辦人謝曉梅亦表示,懂得照顧有病的貓義工很少,所以在為動物進行如隔離、傷病照顧等醫療程序時,人手非常緊張。她又指出義工流失率非常
高,「十個人裡面都未必會有一個留下」,縱然每天都招募義工,但人手仍然不足。

果園社企創辦人梅廣亮認為,政府應該擔起照顧流浪貓狗的責任,給經費予坊間的義工組織,讓他們能夠改善流浪貓狗的問題。

民間機構接收數量有限

香港拯救貓狗協會位於葵涌的工業大廈,貓舍面積約一千多呎,收容約 80 隻貓。謝曉梅坦言,協會空間有限,沒有足夠鐵籠收容過多流浪貓隻,而太多貓共處,亦會對貓造成精神壓力。所以,最近即使收到求助電話,她都被迫拒絕接收流浪貓狗。

果園社企高峰期亦曾收留接近 50 隻流浪貓狗,惟因擔心過多的流浪動物會對弱勢人士造成壓力,故現時如場內流浪貓狗多達 30 多隻時,就會停止接收。

愛協:心有餘力不足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教育部經理趙明明表示,曾經有人善心收留流浪貓狗,但缺乏獸醫和醫療支援為貓狗做絕育,結果動物不斷繁殖,造成爆滿。故愛協會派出督察,定時巡查收容所,如居住環境已經爆滿,會轉介動物到愛協轄下的收容所。

動物朋友負責人吳穎儀指成立動物朋友的目的是希望傳遞絕育的訊息,令更多人知道為貓狗絕育的重要性。(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惟愛協收容所亦曾爆滿,趙明明憶述當時因處理非法繁殖場,而檢回大量貓狗,「那時的情況很嚴峻,既沒有收容位置,又因為是非法繁殖而不能假手於人,所以就叫所有同事如果能夠帶(貓狗)回家,就每人都要帶一隻回家照顧。」

「動物朋友」 一直為流浪貓狗進行免費絕育,其負責人吳穎儀表示,因流浪貓狗的數量實在太多,為牠們絕育後並不會帶到收容機構,而是放回原來的地方。她解釋,「受傷情況不太嚴重的(貓狗)每星期有十多隻,嚴重的每年有三四十隻,我可以放在哪裏?」

組織冀政府分擔絕育收容責任

謝曉梅建議,政府應興建公營動物收容中心,並做好相應的配套設施,例如有足夠的貓狗庇護所和足夠的人手照顧流浪貓狗等,「政府有更多資金,能夠做得更大規
模的收容中心。」

梅廣亮則認為,政府應撥款予志願團體興建收容中心,並按狗隻的數量提供撥款。惟吳穎儀擔心,如政府資助民間組織部分營運費用時,反而會降低市民的捐款意欲,「要是(政府願意)提供資金,就要墊付全額,不然寧願沒有政府的支援。」

漁護署僅供溫馴貓狗轉介領養

香港拯救貓狗協會創辦人謝曉梅認為,每設立一個貓舍之前都要考慮有沒有義工幫忙,即使有市民捐助資金,沒有義工的幫忙都會令營運困難。(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根據立法會文件,被人道毀滅的動物的貓狗數量雖逐年遞減,但仍比獲領養的動物多出三倍以上。謝曉梅稱,當漁護署捉到無人認領貓狗時,就會先向組織了解可否收容,再讓市民領養。惟她表示,漁護署只會給一些溫馴及適宜領養的貓狗予機構,「其他的就輪不到我們處理,他們自己會有方法處理。」

趙明明指,愛協有專人到漁護署挑選適合領養的動物轉介到轄下的收容中心,至於何謂適合,她指愛協的同事有專業的意見界定,可能是基於該動物的品種和性格而定。而其他動物則會視乎協會的收容位置決定是否接收。

漁護署回覆指,有健康問題,或性情理由被評定為不適合供領養的動物,以及沒有動物福利團體表示能安排領養,就會被人道毀滅。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內地倡長者互助度晚年 港或可借鏡

環團批環保飲管「不環保」 或造成另類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