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產摔角雙子 戲假拳真打入國際

躍起旋轉再踢腿,摔角手在擂台上連番打鬥,叫觀眾看得熱血沸騰。港產摔角手何顥麟和李杰森幾經努力,終能踏足世界舞台,於6月遠赴美國參加由世界摔角娛樂(WWE)舉辨的「世界輕量級經典賽」。面對被行外人形容為「假打」,二人強調摔角是運動娛樂,在觀眾面前確實拳拳到肉。但摔角運動在港並未普及,李杰森笑言,「代表香港回來後也沒有人認識。」

仿李小龍特色 穿黃黑褲登台

何顥麟及李杰森在小時候觀看摔角電視節目,漸漸對摔角產生興趣。他們透過互聯網結識一群志同道合摔角愛好者,繼而相約出來較量,一嘗摔角滋味。他們於 2004 年合資成立香港唯一摔角團體「港摔」,並致力推廣摔角。「港摔」現有約 10 名摔角手,他們更曾到美國、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國家出賽,希望能夠揚威海外。
李杰森選擇「李」作為擂台姓氏,是希望外國人一聽其名便知道他是來自香港的摔角手。
摔角屬於運動娛樂,摔角手在擂台上鬥得你死我活全屬表演。而每位摔角手也是一名形象鮮明的角色,每人也有獨特外號、妝容、服裝等。李杰森原非姓李,為了令他人一聽其名便知道他來自香港才以此姓出賽,「在外國人眼中,姓『李』或『陳』便會聯想起香港的李小龍和成龍,因而選擇『李』作為擂台姓氏。」
除了為自己取一個具代表性的名字,李杰森每次上台比賽也會穿上黃黑色的功夫褲,絕招名字更與李小龍創作的電影《死亡遊戲》同名,均為了配合角色形象。何顥麟指,很少觀眾能牢記摔角手的名字和外貌,大多只記得服裝的顏色,因此不論服裝款式如何改變,也會保留代表顏色。

表演非「假打」 默契活演故事

不少人以為摔角是表演,拳腳便會放軟無力,何顥麟則強調「摔角是一種表演,也是真打鬥。」他指摔角是現場表演,觀眾能夠清楚看見摔角手有否擊中對手,故此不會假打,「比賽後手、腳、頸會痛,有時翌日更痛得不能起床。」李杰森補充,「學摔角時首先要學懂如何保護自己,受傷全是意料之外。」他舉例指在一次比賽中,他事先知道對手會打後空翻再落地,但因對手的落地位置有偏差,才令他的鼻子被撞傷而流血。
李杰森會協助「港摔」成員訓練鍛鍊體力,並指導如何做出正確動作。
「港摔」成員每星期集體訓練一次,每次練習會先花一個多小時操練體能。
既然摔角是表演,何以比賽中仍有勝負之分?如何斷定誰人能奪取冠軍腰帶?何顥麟解釋,比賽策劃人會安排好比賽時間和勝負等細節,若無指定誰勝誰負,便交由摔角手自由發揮。若然已預設勝負,摔角手在比賽後段便會使出絕招擊敗對手,或倒在擂台上不起身反抗,一切也講求摔角手之間的默契。他強調,「摔角是透過擂台上的發揮,去演繹一個故事。」

動手亦動腦 配合觀眾反應

打摔角除了體力要求苛刻,亦要求摔角手時常「用腦」,學懂臨場應變。何顥麟指,摔角比賽沒有預先排練,在台上不但要思考使出甚麼招式,也要感受觀眾的反應,再調整比賽的節奏。此外,有時候賽前更會完全不認識對手,需要事先了解對手的招式和動作,才能在台上互相配合。
何顥麟認為打摔角要靠經驗,考驗摔角手對摔角的認識,才可以在擂台上與對手互相配合。
「港摔」自在 2011 年舉辦「輕量級王座」(AWGC)賽事,獎項是香港摔角界的最高榮譽。何顥麟表示,每條冠軍腰帶背後,也有一個委員會根據摔角手的能力、觀眾緣等,以決定腰帶誰屬。腰帶是摔角公司對於摔角手的肯定,亦能增加摔角手的信心,並使更多觀眾認識這位摔角手。第 7 代 AWGC 輕量級王者的何顥麟稱,「雖然冠軍腰帶只是道具,但每位摔角手獲取腰帶後也會感到興奮。」

兩奪國際賽冠軍 嘆回港無人識

李杰森除了是第 1 代和第 6 代 AWGC 輕量級王者,也是國家摔角聯盟(NWA)世界輕量級冠軍及國際輕量級冠軍。儘管屢獲殊榮,現時摔角在港仍未受人注目。李杰森笑言 ,「代表香港回來後也沒有人認識」,不過他不是想自己成名,只希望更多人會留意摔角,摔角手在香港可以「有糧出」。
摔角手的收入按比賽場次計算,每月參賽約十次才能夠維生。「港摔」每年在港會舉辦兩至三場比賽,但每次只能僅僅收回成本。因此,何顥麟希望透過外出比賽打響名堂,逐步在港發展摔角,「如果我們在外國參加大賽甚至獲獎,香港人才會留意我們。」
李杰森與「港摔」成員示範摔角動作,他 們強調比賽時拳拳到肉,絕非假打。

康文署無摔角場地 借壁球場鋪墊練習

「港摔」摔角手每星期集體訓練一次,礙於沒有一個屬於「港摔」的場地,每周只可預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壁球場,在地面鋪上軟墊練習。何顥麟指,他們租借場地屢遇困難,因為很多場地的許可活動中,沒有「摔角」這一項分類。除了練習場地外,他們也難以覓得可搭建擂台的比賽場地,目前本地只有柴灣青年廣場Y劇場和西灣河蒲吧適合舉辦摔角比賽。
除租借場地困難重重,資金有限亦是一大難題。「港摔」曾於 2008 年在火炭成立「港摔訓練中心」,是香港首個設有摔角擂台設備的訓練基地,其後因資金不足而要關閉訓練中心。李杰森坦言,如果有足夠資金,會再次成立訓練中心,可惜現時租金昂貴,設立訓練中心只會一直虧蝕。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顛沛一生為公義——專訪郭卓堅

長紗下的女權抗爭 ── Ivy Sab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