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祭祀以外的一縷輕煙 天然香藝用處多

火頭緩緩從香枝頂端向下蔓延,輕煙裊裊升起。走入寺廟,香的氣味或會令人陣陣頭暈,雙眼亦被薰到淚水直冒,但原來全因香中加入了化學香精,才會令人暈眩。天然檀香芬香撲鼻,把年青人迷著,醉心研究香藝,希望弘揚傳統香文化;亦有百年歷史的舊式香舖,堅守原則,即使成本價格不斷上升仍堅持只用天然香料。

九十後香癡自學製香 盼傳揚香藝文化

自言「香癡」的26歲香藝師鄧皓荃,10年前在寺廟聞到一陣幽香,從此被深深吸引,醉心鑽研傳統香文化。他閒時翻看宋、明兩代記載各種香方的《陳氏香譜》、《香乘》等書,自學成專家 。鄧皓荃一年前開始開設香藝班,教導製作香藝。他指,香不單是宗教儀式的附屬品,更能助人放鬆心靈,靜看香雲繚繞升騰,人心就可慢慢平靜下來。他認為,在不同香氣氛圍中,能夠幻想不同意境。

鄧皓荃自研《陳氏香譜》、《香乘》,發現不同香方能調配出千變萬化的效果。

 

鄧皓荃定期在不同機構授課,希望傳揚傳統香文化,打破人們認為香只用作供奉神靈的刻板印象。

鄧皓荃分享道,在品香藝術之中,香的形態多變,包括篆香、塔香、線香、練香等,不同形態方便用於各種情况。一般用於祭祀的香是枝狀的竹籤香,成份以檀香為主。而不同香木粉和藥材粉調和一起又會產生不同香氣,由不同香粉混配而成的製成品名為「合香」。

香藝中亦有所謂「香藥同源」,意即香料是中藥,香氣撲鼻底下有多種功用,例如檀香提神、能治胃病;山奈(俗稱沙薑)有防蝨之用;冰片的薄荷味則能醒神開竅。鄧皓荃憶述,有次其學生帶著他教做的香囊上山, 蚊蟲都敬而遠之,未有被叮咬,全因香囊中的菖蒲、藿香等藥粉有驅蚊作用。

 

 

打香篆步驟:
1. 先以香灰壓整平爐內香灰,慢慢旋轉香爐,一下一下輕放灰壓。
打香篆步驟:
2. 把香篆模具置在香爐中央。
打香篆步驟:
3. 用香匙把香粉放在空隙中,再緩緩取出模具,形成篆香。

百年老號堅持天然香 不敵成本上漲

除了「香癡」鄧皓荃,百年香舖老闆梁炳培亦同為愛香之人。甫進香莊,檀香氣味悄悄飄來,琳琅滿目的香品被舊式包裝裹著,彷彿回到百年之前。梁永盛香莊於1872年在廣州起家,至今已傳至第4代,一直沿用梁永盛香莊多年承傳的秘方製香,堅持用真材實料,從外地訂購檀木及沉木,大部分香品都不添加化學香精,「如果要我做假貨,我寧願不做」。

梁炳培指出,若長時間聞添加化學香精的香,或會身體不適,有暈眩之感。此外,無添加的香需要在燃點後才會散發香氣,混入化學香精的香則是隔著包裝盒已能聞到香味。不過因為天然材料價格浮動,工資成本持續上漲,在市場上難以競爭,「原材料木頭價格升價10倍,但你賣的成品不可能漲價10倍,良心過不去,所以無得做。」

梁炳培接手香舖後沿用舊有包裝設計,皆因老顧客只靠包裝和招紙上的「嘜頭」辨認梁永盛香莊的香品。
不時有外國人到梁永盛香莊參觀,例如有法國人購買檀香回國,當作香薰燃點。

香舖堅持人手搓香 惜未獲欣賞

梁永盛香莊仍保留手搓香枝技藝,工人需手執幼竹籤,再把香粉黏附上去,搓動香枝直至香枝變得幼細。用人手搓香不會令香粉隨風飄走,相比起用機器製香,更能節省材料。而且手搓香一般會用較高級的香粉,成品的香味會較好。梁炳培指搓香講求手感,需要多年訓練,但現時在內地難聘員工,香廠只餘4名懂得搓香的工人。香枝在出售前亦需先風乾才能包裝,梁炳培指工廠曾試用機器烘乾香枝,但香氣會揮發掉,因此只好繼續天然生曬香枝。

梁炳培指客人多買香供佛和拜祭先人,熟客大部分都已上了年紀。

縱然梁炳培堅守製香原則,惜未獲顧客欣賞。梁炳培指時代經已變遷,年輕一輩不會點香,九成顧客都是上了年紀的熟客。梁先生信佛,問及會否惋惜擁有百年歷史的香舖即將逝去,他富有禪意地吐出一句「所有事情都會被淘汰。」

香舖老闆梁炳培堅持傳統製香工原則,使用天然香料,天然生曬,惜未獲顧客欣賞。

港祭祀需求減 香業難變商業化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張展鴻曾走訪亞洲多國,探討香歷史及文化。 他認為,香港社會對祭祀品需求減少,導致本地香業走下坡。而香文化未能普及,源於香藝不能如花藝、茶藝般變得商業化。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為展現彩虹堅守十年 專訪G點電視台長阿Mo

園藝治療易入門 親近自然打開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