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社政

新議事規則削制衡力 非建制三人各尋出路

立法會於去年通過修改《議事規則》議案,民主派議員失去「拉布」力量。有泛民議員認為新議事規則削弱立法會的監察力量,未來或需靠民間力量,惟暫時未能找到新的抗爭出路。有學者認為若民主派在三月補選中能重奪一半議席,議會或能恢復抗爭作用。

泛民議會牽制力削弱 盼激起民間力量

去年12月,立法會通過修改《議事規則》議案,立法會全體委員會法定人數由35人降至20人,而議員提出以呈請方式成立專責委員會的門檻亦由20增至35人,其他修正項目包括主席能於流會後隨時重啟會議、擴大主席權限等等。

有指立法會完全喪失監察政府的能力,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認為牽制力減弱不等於完全失去。朱凱廸指在財務委員會上,民主派議員仍能監察政府運用公款,即使財委會的議事規則也被修改,民主派議員仍可透過申訴制度、事務委員會等體制議政。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則認為立法會的監察力量一向微弱,修改議事規則後只 是每況愈下。雖然沒有正式的監察機制,但他認為議員仍能透過問答機制向官員施加一定壓力。

朱凱廸形容議會和群眾有一種「動態」的關係:立法會對政府牽制力下降的同時,群眾也會有較強烈的反應,如出現吿密者、發起更激烈的社運等。而若未來需要在議會阻擋二十三條立法,林卓廷認為單靠議員在議會中的力量並不足夠,「即使是拉布最終只會剪布,最重要是市民的反對力量。」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指出,長久以來議會的監察力量都很薄弱,而現時許多關於立法會爭議都是基於「拉布是一重要抗爭手段」的前設,但他認為此抗爭手段已在近幾年走到盡頭。

立法會議員朱凱廸認為解救民主派的「真答案」尚未出現。

鄭:入立會為推政改 施其「無用之用」

立法會議員鄭松泰則認為,議會能否監察政府並非如此重要,因立法會早已喪失其議會功能。他指出,由於《基本法》沒有賦予立法會創制權,故立法會不足以成為一個民意機關。鄭松泰亦坦言視取得議席為改革制度的手段,他會繼續在議會內將複雜的憲政概念引用到政策議題,如深入探討單雙程證政策、城市規劃等,藉此推動憲政改革。

鄭形容現時議會的功能為「無用之用」。對他而言,立法會代議士只剩下三個功能,包括建立憲政研究所、提高政府透明度,及 在社區動員改善民生,故他感嘆現時情況「相當悲哀」。

立法會議員鄭松泰認為在香港經濟不振的情況下可能會轉機出現。

民主派久未獲勝 自由收緊難覓出路

有指民主黨爭取民主多年仍一事無成,林卓廷認為不能夠埋沒 前人的努力,「民主黨面對全世界最大的極權政府,多年來依然能夠堅守陣地去保護香港的價值。」朱凱迪則認為部分派別可能有「對中國不能太霸道」的想法,也是民主派多年來沒有關鍵勝利的原因。林卓廷質疑,即使如本土派勇武抗暴的新興抗爭手法,亦不見得有何成就,何況大部份市民均無法接受更激烈的抗爭方式。而林亦表示暫時看不到其他派系擁有爭取民主的「雄才偉略」。

林卓廷表示民主黨一直在思考新的議會抗爭方向,並以民情及民主黨的原則為考慮因素。對於民主派會否堅持「和理非」的底線,朱凱廸反問,「不是以『和理非』作底線的組織在香港還存在嗎?」 他續指手段並非主要問題,而是香港作為一個半開放的政治系統,在中國的威權管治下自由被逐步收緊,世界上從未出現過如此狀況,故民主派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找到出路。

立法會議員林卓廷認為市民對修改議事規則的態度冷淡,讓 民主派思考日後如何與市民連結。

林:與本土缺互信基礎

鄭松泰則形容如今香港的狀況猶如一隻獅子追趕著民主各派人 士,各自在中國管治下尋求出路,且看誰能逃出生天。他表明並不會刻意為「團結」而與其他民主派議員合作,亦沒有政治能量去團 結各派別,故會以自己的原則去判斷合作與否。

朱凱廸指出所有陣型分裂都有其原因,若不能透過爭議了解各 派的異同便無法合作。而現時他認為各派別的差別意義已不再重要,也不應繼續互相批評,反而應該思考各派政治定位的意義。林卓廷認為應「和而不同」,「(分裂)並非各派之間刻意製造分歧,只是政治理念不同。」他續指在關鍵時刻,如修改議事規則,民主派 會在議會內團結一致高調抗爭,惟與本土派缺乏互信基礎合作。

 朱:三月補選最關鍵 學者:有助恢復抗爭作用

朱凱廸認為三月的立法會補選是香港二十年來最關鍵的選舉,因若三區中有兩區敗於建制派,民主派在地區直選組別中將佔不到一半的議席,失去分組點票否決權。林卓廷同樣不樂見民主派直選議席不過半的情況,認為選舉結果將會反映市民對民主派支持度的變化。惟鄭松泰則表示不在乎泛民的議席數目,而著眼於參選人的政綱。

馬嶽對補選持正面態度。他指出若民主派能夠重奪分組點票中直選部分的一半議席,議會便能恢復少許抗爭的作用。他亦對市民投票意欲冷淡的說法有保留,認為民主派在三區中取得兩席的勝算大,但亦重申選舉結果較難預料。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政府支援不足 民宿推綠色旅遊有心無力

河道污染未解決 活化親水或成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