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手牽着手 打破種族隔膜-卡巴迪

從「卡巴迪」三個字,你會聯想到甚麼呢?卡巴迪不是一個地方或人名,而是一項起源於印度的運動,在南亞國家極為普遍。有人類學教授將卡巴迪引進香港,嘗試讓少數族裔以自己的文化,打破種族間的隔膜,融入本地社會。

運動版「麻鷹捉雞仔」考驗團隊默契

卡巴迪在南亞國家極為流行,香港人對此運動卻十分陌生。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鄧偉文,在研究少數族裔問題時留意到卡巴迪這項運動。鄧偉文曾研究居港尼泊爾人的濫藥情況,開始思考怎樣在香港推動種族共融,因為做好這方面可以解決很多社會問題。有一次,他參與了中文大學人類學學系的「多元文化行動計劃」,計劃嘗試與香港少數族裔合作推行活動,從而推動種族共融,減少他們在香港社會被邊緣化的機會,他們亦能從事更多不同職業。在計劃中,他認識到一班尼泊爾青少年,並開始接觸卡巴迪這項運動,「當知道有卡巴迪後,覺得十分有趣和獨特,就有了藉此推動文化共融的想法。」

卡巴迪玩法與香港人熟知的遊戲「麻鷹捉雞仔」類似,特點是有大量身體碰撞,而且講求團隊合作性,防守時7個隊員都各司其職,有些隊員負責攔截,有些隊員負責阻止攔截進攻方。換言之,團隊默契越好,防守成功率就越高。

卡巴迪講求團體合作,防守時大家會手牽手並且不斷喊叫溝通,以達至最佳的防守效果。

卡巴迪玩法簡單,參與者在比賽中分為兩隊,每隊7人,每一局為時40分鐘,分為上下半場各20分鐘。玩家在每個回合輪流擔任進攻及防守方:進攻方會派一名進攻者到防守方半場,在30秒内以身體任何部分觸碰對方並回到中線,即可得分,同時被觸碰者亦會出局。另外,賽場上設有額外得分區,即使進攻者未能接觸任何防守者,但只要越過額外得分區並回到中線就可額外得到一分。防守方則需要攔截進攻者,阻止進攻者回到中線,若阻止成功則得到一分。另外,防守方每得一分都可使對方一名球員出局,並讓自己一個球員重回球場。

喊着「勇氣」進攻 互率着手防守

雖然卡巴迪在香港不為人所熟悉,現年19歲香港青年梁柏軒卻對卡巴迪情有獨鍾,對他來說,卡巴迪更不只是一項運動那麼簡單。他認為卡巴迪講求團體合作,「防守時我們7個需要手牽手,大家都需要大量的溝通。」,加上比賽時會有激烈的身體碰撞,隊友之間會互相關心,更容易建立彼此關係,促進交流。梁柏軒提到一個卡巴迪特別的規則,就是進攻時需要大喊「KABADDI」,即卡巴迪,意思是勇氣,亦有加油打氣的意思,「這是少數族裔文化的其中一部分,(隊員)需要了解背後的意思,並非只叫喊口號。」

每次訓練完結後,大家都會圍圈交流,學習彼此的文化。

鼓勵文化交流 「周星馳」無分國籍

卡巴迪使梁柏軒慢慢開始了解少數族裔的文化,亦認識了不同種族的朋友。他指了指身旁22歲的Royal,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尼泊爾青年,同樣是卡巴迪的參與者。他們二人曾一起到台灣集訓,晚上逛街時沿路看見很多檳榔店,Royal起初不知道是甚麼,經過梁柏軒解釋後,他才得知那些原來是檳榔店,然後Royal就向梁柏軒分享吃檳榔在尼泊爾也很普遍,這令梁柏軒加深了對尼泊爾文化的認識。同樣地,Royal發現台灣珍珠奶茶味道比香港的更好,詢問原因後,才知道珍珠奶茶是源自台灣,而非香港地道飲料,這讓Royal明白到不同華人文化之間也存在差異,釐清了對本地文化的誤解。卡巴迪給予了他們機會加深對彼此文化的了解,由基本的溝通工具語言,到日常生活的飲食,都開始有所交流,互相分享彼此文化間的不同。卡巴迪成了牽起二人的線,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

Royal其實是在機緣巧合下他接觸了卡巴迪,現在更成了這項運動的推廣者。Royal在找工作的時候,剛巧遇到想找南亞人幫忙推廣卡巴迪的鄧偉文。對於竟然有香港人認識,甚至願意推廣卡巴迪,Royal感到非常驚喜,所以加入了推廣卡巴迪的工作。因為卡巴迪,Royal有機會接觸更多本地人,使他開始嘗試接觸本地文化,真真正正開始融入香港這個社區。在以前讀書及成長的環境中,Royal身邊的朋友和同學都是少數族裔人士,接觸本地人的機會寥寥可數,沒有說廣東話的必要,所以腦海中亦未有一絲學習廣東話的念頭,「我完全沒有動力去學習廣東話,甚至英語都是從中學階段才開始多說。」

鄧偉文(左)、張柏軒(中)及Royal(右)都因為卡巴迪而成為了好友。

但參與卡巴迪後,Royal開始有學習廣東話的意欲,因為卡巴迪令他認識不少華人朋友,而且相處過程中他們都會閒話家常,令Royal發現其實大家不乏共通點,譬如大家都是看周星馳電影和日本動畫長大。交流亦令他對香港本地文化產生興趣。Royal笑言自己說廣東話的時候很滑稽,因為口音關係經常令人忍俊不禁,雖然如此,因卡巴迪而認識的本地朋友,仍令他有興趣去了解本地文化學習廣東話。

社群之間的橋樑 創造就業機會

鄧偉文引入卡巴迪是為了推動社會共融文化,他堅信卡巴迪能改變香港人對少數族裔的觀感,並希望透過這項運動,增加本地人與少數族裔的交流機會。他解釋,香港的少數族裔因為語言不通及文化差異,所以通常只與族人溝通,鮮有機會與本地人交流,導致本地人與少數族裔的社群形成區隔,缺乏對彼此的了解,而卡巴迪就提供了一個有效渠道讓少數族裔融入本地社群,讓兩個族群互相認識,「(我)最希望可以透過卡巴迪運動去令不同社群都可以了解不同文化。」

現時香港卡巴迪聯盟以社企形式運作,為少數族裔提供就業機會,幫助他們透過自己熟悉的文化去融入香港社群,從而幫助他們在香港生活。其中Royal就是因為熱愛卡巴迪而全職在卡巴迪聯盟工作,鄧偉文希望日後可以有更多少數族裔透過自己熟悉的文化,去融入香港的社會,「不一定是卡巴迪,而是其他的範疇都可以。」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畫流浪貓狗的一雙眼睛—利慧玲

歌曲記錄歷史 音樂抗爭激勵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