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人物

YouTuber小樂:「大胃」不敢稱「王」 減肥是為了吃更多食物

在一個佔九個階磚的空間內,有一張四方桌子,桌前放有一個打光燈;過道狹窄,時不時會碰到桌上的物件—這是YouTuber「為食小樂」的拍攝環境。小樂(化名)正在準備拍攝開箱影片,他先在手機鏡頭上加上廣角鏡、打開前置鏡頭,再把手機放在打光燈下,然後反覆確認角度和光線,深呼吸後對鏡頭展開笑容:「大家好,我是為食小樂!」

吃三人份量撈麵 減肥為大量進食

一位居住在日本的觀眾寄給小樂的零食和麵食堆滿桌子。他面帶微笑,一邊試吃,一邊出口成文地形容食物的外形、味道、口感,不時舉起姆指,不時作出讚歎的反應。吃過零食後,還有一個重2.5磅的撈麵,小樂先拍攝其特寫,並描述撈麵的體積、重量和香味。說到一半,他發現鏡頭無法展現撈麵的體積之大,急忙地起身移動桌子,讓鏡頭和食物的距離更接近。此時,撈麵的蒜香味已漸漸消散,打開蓋子後,果然已不是熱氣騰騰,小樂面不改容,沒有露出半點失落,大口大口地對着鏡頭吃得津津有味。

待他開始吃的時候,撈麵的香味已經逐漸消散,只剩下一點餘溫,但小樂仍然注視鏡頭,大口大口地吃。

小樂上半身肌肉線條明顯,肚腩微微隆起。他笑說:「平時我盡量不吃這種不健康的食品,但今天這個三人份量的撈麵,應該卡路里超標了。」

他凝視桌子旁的瑜珈墊和兩個健身器械,提到台灣有大胃王因長期進食大量食物導致牙齒變黃,眼見自己變得肥胖,故心生警惕,一方面下定決心做運動,另一方面限制自己每月只拍攝一條「大胃吃貨」的影片。他指向臥室門上的表格,上面記錄了小樂連續7天、每天跳繩20分鐘,徐徐說道:「吃得是福,吃和肥是等價交換,運動是為了吃更多的東西,沒有必要絕食減肥。」

小樂家裡有一些健身器材,冰箱和臥室都貼上自己的計劃表,監督自己做運動。

「大胃」不敢稱「王」 挑戰不問成敗

「其實我算是胃口大,但比起其他地區的大胃王還差得遠。」小樂自詡,自小就胃口好,外出用膳最少要吃過兩、三個餐才能果腹。他憶述兩年前與朋友到餐廳吃過橋米線,吃完第一碗後感覺不夠飽。「你看看別人一家三口吃一碗,你胃口大,不如試試挑戰一人吃三碗。」朋友突然說笑,激發了小樂的挑戰慾,他把整個過程拍下並上載到自己的頻道,「挑戰三碗過橋米線」成為了他第一條「大胃吃貨」系列影片。小樂會心微笑地指,該次挑戰前從未了解過自己的底線在哪裡、最多可吃多少,只是懷着好奇心嘗試,但當刻能完成令他很有成功感,推動他堅持至今。

正式決定做「大胃吃貨」系列後,小樂曾參加不同的「大胃」挑戰,但挑戰並非每次都一蹴而就。他曾到去麥當勞挑戰吃一百塊麥樂雞,惟最終只吃了七十多塊,「挑戰失敗後我很擔心這個系列影片會失去吸引力,大家覺得不好看。幸得朋友鼓勵,告訴我真人挑戰的好看之處在於其未知數,有成有敗,失敗不代表不好看。」自此,小樂坦然接受挑戰的結果,不再執着於能否完成挑戰,即使失敗也會上載到頻道,讓觀眾觀看。

拍攝這款重1125克的撈麵時,小樂需要手持小型相機近距離拍攝多個鏡頭,還需要調整距離,讓撈麵的體積能完整展現在鏡頭前。

話雖如此,回顧過往的挑戰,小樂仍有遺憾。「猶記得有一次,酒店邀請我去參加四十分鐘八吋巨型大漢堡挑戰。我只吃剩一塊麵包和一些薯條,如果再給我少許時間,我一定會吃完的!」他心有不甘地說。雖然這條挑戰影片以失敗告終,卻沒有令觀看次數、讚好數量和留言減少,更有不少觀眾給予小樂正面評價和鼓勵,覺得他已盡力、雖敗猶榮,帶給小樂不少信心。他回憶起剛成為YouTuber時,無法坦然地介紹自己的頻道,但隨着挑戰影片數量與頻道和訂閱人數的增加,如今他已能自然且自信地對鏡頭說:「你好,我是YouTuber『為食小樂』。」

大胃吃播享受進食 斥扣喉暴殄天物

對於各地大胃吃播的盛行,小樂冷靜地評價:「觀眾喜歡看,是因為他們做不到,確實會有胃口大的人,但更多的是逼自己吃,拍片後就嘔吐,(所以)我也理解有人批評大胃吃播是在浪費食物。」

內地曾爆出大胃王主播進食是靠「扣喉催吐」的方式,配合後期剪輯,偽造大胃的假象,吸引觀眾視線。小樂再次強調自己絕不會如此,並對食物保持一種感恩的心,「食物從吃進嘴巴到消化完才是一個完整的享受食物過程,如果要扣喉,不如不吃。」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疫下見關懷 社企堅守初心

紛擾世情損精神 和諧粉彩治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