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消委會格價:近6成半超市貨品售價升幅逾整體通脹 籲超市與市民共度時艱

消費者委員會今(15日)公布超市價格調查,比較本港兩間大型超市百佳及惠康共230項貨品平均售價,發現貨品去年總平均售價較前年上升1.9%,近65%貨品平均售價升幅高於整體通脹,當中以「罐頭食品」升幅最高至近兩成,「急凍食品」亦上升一成或以上,而「食米」總平均售價連續3年上升。消委會又發現13類貨品中,有9類總價格上升,僅4類貨品價格下降。其中食米升幅顯著,相信是疫情下少外出用膳,市民對日常食品需求增加。。

疫情下人人留家抗疫,帶動食品價格上升,消委會發現,「罐頭食品」升幅最高,總平均售價攀升近兩成,當中「罐頭肉」的總平均售價上升25.1%,升幅最高的品牌是「長城牌火腿豬肉」,平均售價由10.4元加至14.2元,升幅達32.7%。「罐頭蔬菜/湯」平均售價上升17.7%,「罐頭魚」平均售價則上升15.4%。

自疫症爆發以來,多次被搶購的食米被歸納於「糧油食品」類別,該類別的總平均售價在2020年上升3.4%。當中「食米」有7款的平均價格在過去3年持續上升,如「金象牌頂級上茉莉香米5公斤」,在2017年平均售價為52.9元,在2018年及2019年則分別上升至60.7元及65.9元,而去年則上升至73.8元,該貨品去年的平均售貨較2017年上升了39.5%。另外,疫情下方便存放的急凍食品總平均售價上升近5.4% ,當中急凍點心及急凍餐類和急凍肉類升幅最大,兩者均上升一成。

平均價格降幅最多為「奶粉/嬰兒尿片」類別,總平均價格下降1.6%。當中「嬰兒奶粉」總平均售價下跌1.4%,在5款調查的嬰兒奶粉中,有2款平均售價則上升。

根據消委會所提供的數據,對於超級市場貨品價格和收費爭議的投訴數字由2019年的45宗,大幅升至2020年的83宗。而2021年頭三個月的投訴數字是15宗,較上年同期的20宗為少。消委會呼籲超市集團在經濟低迷下應該負起更大社會責任,避免調高日常必需品的價格,與市民共度時艱。消委會亦提醒消費者應貨比三家,精明格價。

(圖片來源:消費者委員會)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選舉改制:加開會議審理 建制將全力配合】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 有市民特意到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