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致力保留傳統手藝 數十載人情味道的糉

端午節,不少人都會買糉回家應節。在全自動化的年代,一切都有可能成為機器的產物,糉也如是。可是,工廠所做的糉總是比傳統人手做的少了份情懷。雖然製作繁複費時,但仍有人因為那份對傳統手藝的執著,堅持用最傳統的方式包糉。鍾太38年來,一直堅持親手製作客家糉。

鍾太的手藝是承傳自「奶奶」,三十多年來都親手包客家糉給家人吃,三年前更在女兒的鼓勵下,開設網店售賣她最拿手的客家糉。

當初剛嫁入門的鍾太,奶奶只讓她做比較「濕碎」的工夫,但現在的她,已經是一個包了38年客家糉的老師傅。(劉鎧翹攝)

製作客家糉絕不容易,鍾太描述從浸糉葉開始,到最後烚好糉,大約需要兩天時間。「我們每天就推着手推車到灶頭烚糉。」鍾太介紹着製作傳統客家糉的工序,特別是她堅持多年的步驟——柴火烚糉。

客家糉外型四四方方,紮起來也要結實,而鍾太所做的糉,就不能夠少了用柴火烚糉的步驟。每天早上,鍾太便會與丈夫推着一車糉到屋外,用奶奶留給她的灶頭,以及鄰居送來的柴烚糉,大約四個小時,一批香氣撲鼻而來的客家糉便完成。

用柴火烚糉絕對比用普通明火或電磁爐烚糉複雜,但鍾太兩公婆即使大汗淋漓,仍堅持大熱天時走到屋外烚糉,「用柴火火力才夠均勻,電磁爐是做不到的。」

鍾太多年的灶頭。(劉鎧翹攝)
鍾太丈夫每天早上都會用家傳的灶頭烚糉。(「鍾太・私製品」專頁截圖)
鍾太指,客家糉的角十分重要。(劉鎧翹攝)
鍾太仍沿用奶奶教她打的結去包糉,蝴蝶結是綠豆糉,鹹水草吊着的是花生糉(劉鎧翹攝)
鍾太兩公婆多年來也以奶奶留給她的灶頭烚糉。(「鍾太・私製品」專頁截圖)

開網店後,兩公婆每年端午節也要大量製作,每天有14小時都在包糉烚糉,鍾太直言:「老實說,我對客家糉可說是又愛又恨。」即使如此,看到有很多客人從專頁訂糉,亦有不少回頭客,鍾太便感滿意:「開心有人認識、欣賞客家糉。」

鍾太用柴火製作的客家糉。(「鍾太・私製品」專頁截圖)

在現今世代,傳統手藝逐漸式微,「覺得自己還有少少能力,便堅持做下去。」 也許就是那份執着令鍾太堅持下去。

「機器的糉,就像倒模一樣,少了份生命。」同樣堅持用傳統方式包糉的,還有幾十年來在南山村賣傳統上海糉的區先生。

位於南山村一間毫不起眼的老舖,店名叫「嘉湖」,是一家家族式老字號。每逢端午節前,都有很多慕名客人來買「嘉湖糉」。「嘉湖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七十多年前,這份傳統的味道多年來就由區生的家族承傳下來。

區生與家人經營多年的餐廳。(劉鎧翹攝)
區先生指家族式生意已經日漸式微。(劉鎧翹攝)

聊到一半,區生便介紹起他的「伙記」,右邊是他的胞姊,左邊是「外援」,但原來也是他的親戚。即使人手不足,每年都做到不停手,更要請人幫忙,但區生仍堅持用最傳統方式全人手包糉,「機器做的糉,它的感覺,始終不及人做的好。」

「嘉湖糉」的風味,總是能吸引很多回頭客。徐小姐今年第二年買「嘉湖糉」,她指每款「嘉湖糉」都不錯,所以今年回購。(劉鎧翹攝)
以傳統手藝製作的上海糉。(劉鎧翹攝)
店鋪內,區生的家人各自擔任不同崗位去包糉。(劉鎧翹攝)

說到如何傳承下去,區先生也說希望有人願意學習上海糉的手藝,「但如果沒人學,也沒辦法,現在越來越少人做這些生意」。

沒人學,手藝失傳,將來想再找也未必容易。趁端午節吃一口糉,好好珍惜這份情懷。

 

記者:劉鎧翹

編輯:王春媚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香檳大廈光輝不再 老店何去何從?

青少年打疫苗不清楚副作用 家長因出境及移民要求子女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