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Podcast文化崛起 商業化發展前景仍未許樂觀

Podcast一詞由「iPod」和「broadcast」組成,是以聲音為主的廣播節目,亦有人說是「聲音版」的YouTube。這類節目多為主持之間的傾談,題材五花八門,只要有智能電話在手,人們就可無時無刻收聽節目。收聽電台以往會被年輕人視為老一輩的玩意。近年來Podcast文化在兩岸三地崛起,不難見到男女老幼以 Podcast消閒娛樂,甚至有些愛好者自行錄製Podcast節目,吸引同類愛玩者收聽節目。有學者認為港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未足以帶動Podcast文化流行,但亦有Podcast主持人認爲,近年的公民思潮覺醒,可帶動本港Podcast產業的發展。

訴說社會荒謬 抒發心中壓抑

《點解我唔明》就是一個以政治和新聞時事為主題的Podcast節目,由John、Billy和Sammer共同主持,節目論盡社會荒誕之事。回想過往,三人經常收聽由香港「名嘴」黃毓民、蕭若元等所主持的網台節目,如《MyRadio》和《謎米香港》。他們坦言,當時深受其政治思想影響;尤其於2012年立法會選舉期間,他們作為民主陣營「人民力量」的支持者,為了讓其政黨獲取更多市民支持,故此在同年7月開始經營Podcast節目。最初節目以清談形式評論時政,例如「網絡23條」、「佔領中環」等皆是他們的討論議題,每次播放節目約1小時。John坦言,當時對如何經營Podcast沒有清晰概念,直言節目内容主要「跟人口水尾」,大多轉述別人的政治理念,鮮有自己的看法。

(左起Billy、John、Sammer)John以前從事平面設計,一邊工作一邊工收聽電台解悶,培養出日後經營podcast的興趣。

面對社會出現不公或荒謬的事件,John總感到氣憤難平,「慢慢積累下來,但難以抒發出來」,錄製節目卻成為他的情緒出口,故不時在節目中盡訴心中話。合作者之一的Sammer,眼見近年社會氣氛緊張,持不同政見的人難以一同坐下、認真討論敏感政治話題。儘管如此,三人卻認為Podcast塑造了一個平台,讓彼此暢所欲言,「雖然你知道有很多事是不能說,但我們又想繼續說。」

緊貼社會脈絡 精神層面上的追求

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後研究員梁家權表示,過去網台或Podcast總是緊貼着社會脈絡而發展起來,第一波熱潮在2003年七一遊行後湧現,但其後商業電台「名嘴」鄭經翰和黃毓民稱受政治壓力影響,而被迫退出節目亦不再參與製作。當時部份社會人士為拯救香港言論空間,自發成立網上電台大膽發聲。他指出,2019年反修例運動再次成為Podcast發展的契機,「當社會動盪的時候,人自然想聆聽多些不同意見,以了解社會在發生甚麼事情。」

對於電台節目可能觸及與政府相關的敏感議題,三位Podcast主持均表示,過往曾在節目中呼籲聽眾參加合法遊行和參與選舉投票。但隨着《港區國安法》落實後,他們在節目中祇表達個人意見,而且討論範疇亦轉為生活議題,以避免節目誤踏「紅線」。John表示,自己製作節目並非嘗試挑戰政權,只是抒發個人對生活的不滿。縱使他認同言論自由是十分重要,但不代表甚麼都能說,每人亦需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作為「衝動派」的John,現時謹慎處理個人言行,對社會敏感議題盡量避而不談。Sammer則補充,現時緊張的政治環境下,還要不斷在節目中討論政治,不論對自己抑或觀眾而言,是精神上的疲勞轟炸,令人感到辛苦。Billy卻表示,現時Podcast內容大多圍繞生活瑣碎事,但並不代表忽略政治,皆因生活上的大小事務與政治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

隨心抒發己見 非為賺錢謀生

位居ITUNES香港Podcast節目頭三位的《樹洞香港》和《點解我唔明》均表示,他們的節目內容不受腳本限制,往往可以隨心所說。《樹洞香港》主持人Peter稱,每次節目討論的主題均由他與同事共同設計和提出,翌日他便直接「開咪」,從不準備講稿,避免將節目內容限制於講稿上。節目播放近十年多,John已培養了對時事和生活議題的觸覺,「一個禮拜以來經歷的所有事,也會與時事有一個串連。」節目內容亦隨之誕生,他們更不難即場「爆肚」。

《點解我唔明》三位主持沒有在錄製前撰寫腳本,只會在筆記簿寫下重點,甚至只用來畫公仔。

對於Podcaster能否像YouTuber那樣發展成為一種職業,《點解我唔明》三位主持表示,從未想過利用Podcaster平台賺錢,而且錄製器材和討論層面並非專業,反是為了興趣而生。Peter還坦言,Podcast主持人在本港難以成為一份足以維生的職業,皆因香港未有完善發展的營運模式經營Podcast平台。Peter作為Podcast的製作者,眼見Podcast並非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縱使現時每段Podcast約有一萬至二萬人收聽,若節目收取廣告費,每月卻只有約數百元美金。不過,他指若自身營運一間公司,則可以利用Podcast去擴大客戶的接觸面,以達到宣傳公司的效果;就如《樹洞香港》般背後由企業培訓公司支持,而受眾大多來自社會或經濟地位較高的人士,則能利用Podcast為公司吸納消費力較強的客源。

樹洞創辦人陳健欣Peter指,Podcast是精神層面的享受,討論內容多為社會價值觀或個人成長

梁家權也不敢對本港 Podcast業的發展抱有很大期望,但認為Podcast具發展潛力。他表示,除了香港電台以外,大部份民間製作的Podcast節目多屬業餘性質,沒有較成熟的製作規模,更不能如YouTube般提供廣告收入的誘因,吸引更多人從事Podcast節目製作。而在英美等地區,當地主流媒體公司會投放較多資源製作Podcast,甚至將其視為一種媒體工業。不過,Peter則認為,Podcast在本港市場有發展空間,尤其現時流行「時間碎片化」的學習概念,使更多人願意追求更高層次的知識,以增值自身學識水平,故他相信未來會出現更多高質素的Podcast節目。

十年錄製無間斷 猶如生活一部份

儘管《點解我唔明》三位主持有正職在身,但仍堅持於每逢星期一往位於新蒲崗的工作室錄製Podcast節目。從2012年起,該節目已錄製超過400集,除農曆新年假期外,從沒間斷為聽眾提供節目。他們曾在天台、海濱、於遊行期間的街道、甚至在台灣旅行期間也會帶備器材錄製節目。即使錄製地點不時改變,但唯一不變的是,三位主持之間自手足之情。Podcast讓三人聚首一堂,亦隨時間變久成為各人的生活習慣之一。Billy笑言:「老婆仔女也知道,每逢禮拜一就自然見不到我」。Sammer亦表示,倘若沒有回來錄製Podcast,總會覺得「生活少了些甚麼」,節目提供了時間和空間,讓他與好友暢所欲言、談天說地,實屬難得機會。

《點解我唔明》三位主持十年以來也是用同一支咪錄製節目。

對他們而言,Podcast一方面記錄着成長過程,同時又見證著大家的心態轉變,這也是讓他們堅持製作節目的推動力。John笑言,自己懶惰的個性,令他從沒認真研究聽眾人數,反之從來只視此為朋友之間的傾談,「有沒有人聽也沒有所謂」。他曾策劃另一節目,以討論電影和音樂為主,但後來因三人難以抽空時間,便索性把心中所想的議題一下便說出來,錄製時間由一小時拖長至兩至三小時,「坐在一起,自然就會有很多東西想說」。

當梁家權被問及,在多媒體的環境下怎樣單靠聲音吸引聽眾,他表示,其實聽眾可一邊收聽節目一邊做事,更適合現代人的繁忙緊張的生活節奏,因爲聽衆不需如視像媒體般,需要全神貫注地觀看才行。他還補充說,聲音可拉近主持人和聽眾的距離,使之間容易產生親切感和共鳴,「好像有另一個人在旁邊和你分享心事一樣,彷彿陪伴着你。」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中環街市活化後試業首日人流旺 商戶冀港人多支持

教大調查指逾九成家長對子女升小一感壓力 學者倡疫下提供更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