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從「同居」到「分居」:一對同志大學生的感情生活

實施網課教學後的中文大學校園,依舊清幽淡雅,卻少了點嘻鬧、嘈雜的聲音。以往三五成群、花天酒地的宿友和通宵達旦趕課業的同學也彷佛銷聲匿跡,不見蹤影。夜䦨人靜,Patrick跟David回到這座見證他倆感情的校園,找個位置,憶起這三年半的旅程,從參加迎新營時一見鍾情,到雙雙遷入宿舍同居的時光。

訪問那晚,Patrick跟David帶記者走一趟中大校園,訴說其足跡。

比起從前看過的「同志」專訪,他倆自言,兩人同居期間並沒有甚麼驚途駭浪,而是更像「老夫老妻」般,每天過著「柴米油鹽」的家庭生活;最「深刻」的回憶,也是倆口子相依爲命,過著平淡如白水的日子。

豈料新冠疫情爆發之後,大學校方因應政府的防疫要求,開始實施防疫措施,並需大減宿位,迫使Patrick跟David兩人「被迫分居」。二人亦計劃在先後畢業並投身社會之際,再一起尋覓安身之所。當被問到有否想像過,將來的安樂窩會是什麽樣子時,他倆則異口同聲地笑說:「沒想太多了,大概有張雙人床,有個洗手間吧!」

初見:難以爬梳的心靈感應

這段關係始於二人在大學書院迎新營間的互動。Patrick和David初次相遇後,便一同「上莊」(即成爲學生會成員),當中一起策劃迎新營的過程,更讓二人有更多相處時間。彼此的感情亦隨着時間而突飛猛進,由互相欣賞逐漸發展為互生情愫,最終成為情侶。

David個性內向,卻不自覺做一些「古怪事」,在無意中就帶動了身邊的氣氛。Patrick憶述,「有一次莊聚,他自己躲在角落,把呼拉圈放在頸上扭動。」但David的怪異行為、以及我行我素的性格吸引了Patrick,並使Patrick渴望與David有更多接觸的機會。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後,Patrick更發掘了他們之間的共通點,亦不其然地對David更爲著迷了,「我們都在群組裡擔任相似的角色,不怕吃虧,經常會做一些事情帶動氣氛,令其他人開心。」

不過,David則自言,剛認識Patrick的時候,對他沒太大好感。而且Patrick經常主動製造話題與他撘訕,反讓他感到少許反感,「那時還在想,我們很熟嗎?」但相處了一段時間後,他卻發現Patrick是一個很有趣的人,並逐漸愛上了他。Patrick表白後,才突然驚覺David老早就對自己萌生了好感,甚至比自己更早,David說:「我很膚淺,鍾愛看樣貌,很快就愛上他了。」

常見:最平淡的生活 最幸福的日子

由間中到對方的房間就寢,到真正成為室友而同居,轉眼間已兩年多了。兩人不約而同地表示,同居期間沒有印象特別深刻的回憶,「每天睡到日上三竿,翹過早上的課;吃過下午茶以後,便買菜煮飯,然後我倆便跑到床上依偎著、打電玩、看齣戲劇;累了便睡覺⋯⋯天天如是。」惟二人續指,縱使生活再平淡,只要彼此在旁,每天都很甜。Patrick甚至豪言:「我與David拍拖後,覺得擁有對方已經很足夠,不需要再努力追求更好的自己。」例如,午夜零時前要遞交的課業,以前的他可能晚上10點就會開始做,無論如何深夜11點50分前一定能完成。與David拍拖後,他可能做到11點半就放棄了。David則笑著反駁他:「我是因為你懶,才變得更懶。」

二人示範在學時所屬書院的手勢。

相比起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這對情侶間的打鬧互動,可能更讓人覺得有趣。被問到潛藏在二人間甜蜜當中的暗湧,Patrick則搖頭自嘲:「同居伴侶不時因互相推搪家務而起爭執;但我倆卻搶著「做家務」。」David會收衫摺衫,煮完飯後又會主動洗碗,Patrick 則要發脾氣叫他分擔一半家務。Patrick表示,經過多番爭取後,他現在會做大概四成家務,而餘下的六成家務皆由David負責。念茲在茲,Patrick也坦言:「偶爾耍耍花槍而已。」說畢,二人相覷冷笑。

那晚走到聯合書院,大草地上杳無一人。Patrick跟David站在大草地上做出不同姿勢,街燈把二人的影子投射到四周的建築物外牆上。

Patrick回想起過往曾因一些無聊事而對著David發小脾氣,「我的大牙黑咗一噠,好像蛀牙,我打算著David幫我看看,怎料他看過便走開了。」那一刻,Patrick希望另一半能與他分擔憂慮,但David冷淡的反應,則讓他感到不受重視。David坦言,自身的個性容易忽略身邊所發生的事,故有時無法理解Patrick生氣的因由、以致未能·顧及對方的需要。當Patrick冷靜後,才明白David並非故意忽視他,只是未有意識到他的憂慮而已,但Patrick仍很希望聽到David的親口解釋。

暗湧:因不解而分歧 因分歧而理解

Patrick坦言,有時候自己無法理解David的説話,所以未能給予對方所期待的反應,「我那刻真的感受不到你的需要。」 Patrick會主動向David解釋自己發脾氣的原因,亦會向對方明示自己希望被哄。David馬上答道,自已毋需費盡心思才令Patrick回心轉意,「其實很簡單,不用特意買禮物或物質上的東西。只要在床上攬著他一陣子,他就會開心不再生氣。」

除了偶爾「耍花槍」外,David憶起,二人亦曾因金錢問題口角。當時他的銀行儲蓄不夠繳付學費,Patrick打算借錢給他,但David一口拒絕,同時也不肯解釋拒絕的原因,「他當時只是不斷説不想不想。」David的拒絕讓Patrick感到十分沮喪,「假設我將來不夠錢用,你會不會借我,何不讓我們財政合一?」 Patrick突然無名火起,本想無視David的他,獨自乘車回家;未幾,David竟然跟隨他乘車。

Patrick回家後,他原以為David已在回家的路上,並打算詢問David是否已安全到埗,卻萬萬沒想到David在他家附近公園迷路了。Patrick霎時心急如焚,立刻到公園尋人。雖然Patrick至今仍大惑不解,但他依然原諒David,「當我看到他跟著我那刻,我彷彿理解他心照不宣,但又認為借錢絕非好事。」David立即明言,借錢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他不想接受別人金錢上的幫忙,「我要做一個獨立的女人」。同一番話,David重覆說了三遍。如是者,他們已經同居兩年半了。

如初:離開宿舍暫時「分居」 反鞏固兩人感情

David笑說:「快樂不知時日過。」疫情下的大學宿位緊張,且David的實習地點離宿舍太遠,最終二人於去年六月離開宿舍,被迫分居。但兩人早已視對方為終生伴侶,即使無法同住,亦無損二人關係。

從「糖黐豆」朝夕相見的同居生活,到現在只能於一星期見面兩次,兩人坦言起初也怕兩人的關係因此而變得生疏。但反過來,他倆比以前更珍惜每次見面的機會了。Patrick看著David説,「我們的感情已建立了三年。雖然我們很想一起住,但現在不能同居亦沒所謂,又不是不能見,反正我都肯定我們會一生一世啊!」David亦笑著補充道,「我們不需要刻意做某些事去維持這段關係,間中send下可愛的sticker,一星期裏見一兩次就已經好足夠。」

分居後, Patrick和David兩人除了不能頻密見面外,亦減少了親密行為,但仍感覺彼此從未疏遠,「Patrick有時候會到我的家,我們會在床上擁抱,所以沒有被剝奪的感覺。」David補充,現時他們都很忙,沒有空閒在家「相依相偎」。言談間,Patrick透露了自己不時抱怨David經常因工作未能相伴,而有時候他需情緒勒索David,方可他放下工作、騰出時間讓二人相聚。

二人坦承,他們已正計劃將來再同居的生活。雖然現時Patrick已有穩定的全職工作,但David尚未畢業。考慮到金錢的因素,Patrick需等待David於今年畢業後,才正式租房子同住。他倆都想過届時能有較大的居住空間,但現實是殘酷的,他們均歎著氣表示,香港樓價高昂,根本無法擁有「夢想之家」,「剛畢業租地方,只要能住就可以了,可能一百多呎只有有一張床一個廁所,所以其實沒什麼要求。」

David的上衣寫有:「Nice to sea(see) you, dude。」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浸大師生10月1日起要打針/定期檢測才可入校園  學生批倉卒預約

調查︰六成基層指過渡房屋租期短 逾七成望住至上公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