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港聞

【2021施政報告】政府續推大灣區青年政策 與內地合作發展「雙城三圈」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多項吸引人才於香港及內地流動和促進青年發展的政策,明確提到要「促進大灣區內人才流動」,亦首度提出次出現的「雙城三圈」的概念。有學者認為「北部都會區」發展方針會影響青年人對去到大灣區發展的去向,但亦要視乎青年人自身的關注層面;有大學生則表示有考慮到海外就業,暫時未有意願前往大灣區發展。

推大灣區人才流動 學者:可取但有難度

林鄭月娥強調要加強粵港兩地流動,推進大灣區內人才雙向發展,包括商務、科研等範疇。她稱本年底將與中央提出商討便利居港的外籍人士前往大灣區的細節,但暫時未有具體措施。

嶺南大學副校長及研究生院院長莫家豪指,雖然未有更多直接具體計劃與大灣區發展有關,但《施政報告》中以西北區為一個經濟發展區的方針都可能影響青年對大灣區發展的取向。莫家豪說:「配合大灣區發展政策足夠與否,這是雞與雞蛋的問題,即是香港年青人在今次《施政報告》發表後對去大灣區發展的取向是怎樣,要視乎他們關注的是什麼。」

嶺南大學副校長及研究生院院長莫家豪認為,只有經濟誘因未足以有效吸引香港年青人北上發展,當中需要考慮其他軟性因素,如資訊流通、下一代教育氛圍、社交網絡聯繫等。

政府去年已提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鼓勵青年人北上實習和交流,企業須以不低於$18000月薪聘請畢業生,當中政府津貼企業$10000,計劃為期最長18個月。現正就讀香港浸會大學五年級學生胡斌則表示,暫無意願到大灣區的其他城市發展,反而考慮到海外就業,「本身不太喜歡物質化的生活及發展模式,再加上近年社會上政治氣氛,感覺未來沒太大發展可能性。」

就讀香港浸會大學五年級的胡斌指,近年社會上政治氣氛令他對香港前景沒有太大信心,因此考慮海外就業。

莫家豪認為是次施政報告是近年來較為宏觀及長遠的一份,但擔心落實上有難度,「這不是香港自己的事,就好比現時清零(本地確診人數)這麼久,通關也需要牽涉到多個內地機構或地方政府,不能低估施行上的挑戰。」

優才計劃名額增一倍  大學生:不擔心就業競爭

是次施政報告亦增加「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由去年2 000個增至4 000個名額。胡斌認為對香港年青人影響不大,表示已有不少同輩都有移民或到其他地方就業的想法,「其實是人才流失了,大家都想離開,這些(優才計劃)是補充回原來少了的人,不會是多了人爭。」

而就讀浸會大學會計學系的Kenny則指人數上必定有增加 ,但不擔心因為優才計劃而增加競爭,「本身香港也有很多海外專才,優才計劃某程度上是有點刻意把內地專才放到香港。」

就讀浸會大學會計學系的Kenny認為就業競爭一直都存在,因此不會因增加配額而擔心。

發展「雙城三圈」空間理念  創科人才北流

林鄭月娥提出的「雙城三圈」,透過運輸基建,加強香港北部和內地交通,令香港和深圳往來更加緊密。莫家豪指,這個發展藍圖希望將經濟活動不只集中於舊區如中環、灣仔及尖沙咀一帶。他解釋,如果「雙城三圈」可以達到就業和住屋都兼具的「職住並行」,將會成為青年到深圳發展的誘因,尤其是有意於創科範疇發展的本地人才,會更方便他們進入深圳創科基地,更形容深圳為「中國矽谷」。

工聯會成員鄧家彪表示欣賞今年《施政報告》中有關土地規劃的政策,他同樣提到「職住結合」,指土地規劃中除了安排住宅外,亦有考慮到製造就業機會,認為市區擴展有質素。不過,他指出香港流動性高,擔心「雙城三圈」的實行會令本地人才流失,政府亦沒有提供足夠在職培訓提升他們的競爭力。

工聯會成員鄧家彪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只有2000個名額,但有超過20000個申請,顯示計劃是受歡迎的。不過大多數最後參與計劃的人都是與內地本來就有聯繫。

被問到青年選擇北上發展的誘因,莫家豪表示他曾做過研究,指18-35歲青年的關注點落在生活習慣和對灣區的了解程度上,當在這些位置上與期望有落差時,就會降低青年北上發展意欲。鄧家彪亦有提到類似觀點,指香港教育上未有建立與內地交流的系統,青年不了解中國文化和不習慣與內地交流會降低北上發展意欲。

 

 

 

 

 

 

 

 

 

 

《San Po Yan Magazine 新報人》

新報人(SPY)是香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生實驗報紙,以實踐新聞自由為原則;體現不趨附商業利益,不附從政治功利,只為專業學習的存在價值。

留言

【發展北部都會區 盡釋放土地潛力】

【2021施政報告】施政報告聚焦新界北發展 各界均未看好持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