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醫療、體育及環保

港聞

每支煙加6毫煙草稅 有煙民趁「落閘」前入貨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Wai Yu WAN、Tin Ching Thira PANG、蕭詠嵐編輯:Bruce Lui
  • 2023-02-24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有人歡喜有人愁 ,煙民和「賭波之人」都受影響 。其中,加煙草稅每包煙,加價十二元 ,有煙民直言會吸少些煙 記者:尹慧瑜、彭天晴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財政預算案 #陳茂波 #煙草稅 #煙 #博彩稅 #香港賽馬會 #賭博

港聞

醫管局下月推電子病假紙 李立業:不擔心構成濫用

  • 新報人
  • 記者:譚 紹儀編輯:吳 樂童
  • 2023-02-13

醫管局今(13日)宣布下月6日起推行電子簽署的醫生證明書(病假紙)。遙距診症的市民於就診後數分鐘內就可於醫管局流動應用程式 HA Go內下載,日後遺失或需要更改亦毋須親身到醫院或診所。醫管局指不擔心會出現濫用的情況。 現時病人若遺失已發出的紙本醫生紙或需要更改,需要親身返回醫院或診所申請補領,被問到會否擔心遙距診症的病人濫用電子病假紙,醫管局醫療信息主管彭育華指,醫生會根據病人的身體狀況判斷是否簽發,避免被濫用。醫管局又指,電子病假紙只會儲存於病人的HA Go賬戶兩年,病人如果想申請取回之前簽發的醫生紙,醫院亦能提供電子或實體版本。 病人於診症後數分鐘便能在HA Go上下載電子醫生紙,被問長者 …

始於台灣的「平民版高爾夫球」 活木球在港發展路難行?

  • 2023-01-31
  • 新報人
  • 記者:陳 歴、黎 梓晴編輯:廖珮言
  • 2023-01-31

雙腳與肩同寬,將球置於腳前方形成三角,對準球門方向用力揮動T型球桿,轉腰擊球——木製球撞入酒杯造型的球門,發出清脆而響亮的「咔」一聲,這就是活木球。這項運動的靈感源於高爾夫球,且用具價錢相對便宜,故亦被稱為「平民版高爾夫球」。  活木球於1995年由香港科技大學(下稱科大)從台灣引入香港,自此以在大專院校發展為主,現時多間大專院校均設有活木球校隊,並不時參與學界比賽。惟至今香港仍未見有全職活木球運動員,學界運動員亦要面對難覓練習場地、流失率高等問題。活木球界指宣傳和支援不足,說到底還是因為「錢」,令這一項平民運動難以在坊間普及。  由大專引入的新興運動  僅香港專稱「活木球」 活木球(Wood …

港聞

免費疫苗「尾班車」?

點擊照片觀看新聞片段  政府最後一日(15日)向非本港居民提供,免費新冠疫苗接種服務。有內地人趕「尾班車」,特地來港接種復必泰疫苗。整體預約方面,大部份接種站預約額滿,而中午前我們在部分社區疫苗接種中心觀察,未見有人龍。 記者:陳佩彤、陳感恩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冠疫苗 #復必泰 #疫苗接種

中大研發人工智能技術預測阿茲海默症 準確率高於八成

  • 2022-11-30
  • 新報人
  • 記者:陸 家輝編輯:徐 尹恩
  • 2022-11-30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研發全球首個偵測阿茲海默症的人工智能系統,透過分析視網膜圖像,及早發現並治療潛在的阿茲海默症患者。系統準確率逾八成,有望日後在社區普及使用,研究已於國際期刊《刺針》旗下的《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發表。 研究團隊自2018年起與新加坡、英國及美國的多間醫療機構及院校合作,為648名阿茲海默症患者及3,240名認知功能正常人士拍下近逾萬張「眼底照」,用於研發及測試。人工智能系統則透過「眼底相」(視網膜圖像),觀察及分析中樞神經中的血管和神經線,從而偵測是否出現相關病變。實驗顯示,成功測出阿茲海默症的準確率高達84%,可媲美磁力共振等影像檢查, …

港聞

獸醫失當難翻查 懲處僅為聽講座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Sze Sheung WONG編輯:林 誠瑤、Lam Chi Ching
  • 2022-11-21

有寵物因為醫療事故死亡,主人事後向獸醫管理局投訴獸醫失當,但發現難以翻查獸醫違規記錄,有關獸醫的懲處也欠缺阻嚇性,促請獸管局完善相關機制。 記者:王思瓖 編輯:林誠瑤 林枝清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BNN #廣播新聞網 #獸醫失當 #失當記錄 #失當懲處

港聞

生態橋助保育 市民:政府難投資源

香港保育議題一直備受關注,有自然生態組織成員認為,政府於郊外興建「生態橋」,或有助維持生態可持續性,但質疑政府是否願意撥款資源建造。 記者:譚美兒 編輯:張瑜瑤、黃靖文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生態橋 #金山郊野公園 #馬騮 #野生動物

港聞

安心出行兩年 市民:無用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Cheuk Tung IU、蕭詠嵐編輯:王愷澄、Lee Pui Ka、Yeung Kwai Hing
  • 2022-11-16

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推行了兩年,有市民認為程式已經沒有作用,未能完全達到政府推行目的。有議員認為程式現時浪費人力物力,應取消相關規定。 記者:姚卓彤、蕭詠嵐 編輯:王愷澄、李佩珈、楊桂馨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BNN #廣播新聞網 #安心出行 #應用程式 #新冠肺炎

港聞

0+3下有機構續推本地低碳旅遊 盼港人認識本土文化、保育生態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陳佩彤、劉盈希編輯:鄧栩晴、Shek Cheuk Wing
  • 2022-11-07

0+3措施下,出境遊未完全恢復,不少人繼續參加本地遊。有導賞團推廣低碳旅遊,希望讓港人更了解本地的同時,亦能學會生態保育。 記者:陳佩彤、劉盈希編輯:鄧栩晴、石卓穎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Instagram: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生態遊 #香港低碳旅行團 #生態保育

港聞

前港隊轉職教練 郭嘉進望培育新血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蔡松運、鄭芷棠編輯:WONG Ching Man、龍德文
  • 2022-10-31

  停辦三年的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周五復辦。前港隊欖球代表郭嘉進退役後成為消防員,但他仍然抽時間做兼職欖球教練,繼續培訓新一代欖球選手。    記者:蔡松運、鄭芷棠  編輯:黃靖文、龍德文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郭嘉進 #港隊 #欖球 #教練 #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HKSEVENS #HK7S #銀盾 #欖總 #香港欖球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