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專題

港聞

狹縫間的故事 樓梯舖記錄者莊盈:想為這個社會做點事情

  • 新報人
  • 記者:梁栩焮編輯:高諾恆
  • 2021-03-09

長沙灣青山道的唐樓群中,冒出一幢幢高聳入雲的新式樓宇;街道上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小商鋪,夾雜一些新興連鎖餐廳,顯得份外格格不入。莊盈看到對面街道上人去樓空的唐樓,腳步便停下來並伸手指着,「曾經這裏有很多間樓梯舖,現在全都結業了。」然後向記者講述轉角樓的賣地歷史,她甚至連樓房的賣地年份和古蹟級別都記得一清二楚。她娓娓道來在這裏的經歷,走到二手書店門前時,她亦透露了這裏即將結業的消息。 比起社區導賞員,莊盈更像一位「原居民」,以「真情文字」、「實感畫作」敘述青山道的人和事。疫症來襲,她的留學計劃被迫取消,卻令她意外得到更多時間和機會觀察社會。莊盈開始記錄還有一息尚存的樓梯舖,令城市的溫度得以保持,讓更 …

港聞

發掘被遺忘的古蹟 拼湊昔日香港面貌

  • 新報人
  • 記者:蘇啟康編輯:張嘉敏
  • 2021-03-04

水務署在深水埗主教山施工時發現古羅馬式蓄水池,部分雖被拆毀,幸得將其保留,但事件隨即引起市民對古物古蹟的關注。另一邊廂,曾被評級的歷史建築仍被人忽略,對於如何發掘及評估舊建築成一大課題。有民間組織認為,古蹟保育不能單靠現行評級機制,更提出政府需全面改革系制;有建築保育學者則認為,古物古蹟辦事處(下稱:古蹟辦)以及古物諮詢委員會(下稱:古諮會)應擴大評級範圍,不單只為建築物評級。在古蹟保育及發展城市的議題上,城市應否做到「完全保育」、「完全發展」呢? 舊建築文物蘊含歷史價值 評級標準現缺陷失意義 在牛池灣斧山道上,車輛在馬路上快速駛過,路人在行人道匆忙行走。在一幢幢的住宅下,賓霞洞捲縮在一隅,它 …

港聞

【人物專訪:疫下救護 何憂何懼?】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梁潔瀅編輯:蘇雯慧、梁潔瀅
  • 2021-02-17

近日,有消防員確診新冠肺炎。而過去一段時間,曾經有沙田、青衣、牛頭角和港珠澳大橋消防救護站的救護員染疫。 這些消防救護員,一年要處理近三萬宗同疫情相關的召喚。跟病毒日夕相對,到底,他們有何心路歷程和經歷呢?他們又如何保護他人、保護自己呢? 記者:蘇雯慧 梁潔瀅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自力無障礙》】

  • 新報人
  • 記者:蘇雯慧、倪禮碧編輯:蘇雯慧、倪禮碧
  • 2021-02-08

全港大約有7萬至10萬名智障人士,大部分都屬輕度智障程度,有基本自理和工作能力。 疫情下,有智障人士由「被照顧者」變成「照顧者」,要獨力賺錢,照顧父母;亦有人自薦做關注組織主席,為其他智障人士爭取權益。 在過程中,他們的父母慢慢放手,不斷鼓勵,幫助子女自力更生。 在沿途,社會上的你我他,會否脫下有色眼鏡,讓他們「自力無障礙」? 記者:蘇雯慧 倪禮碧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不紙於此》】

  • 新報人
  • 記者:陳詩雅、陳穎彤編輯:陳詩雅、陳穎彤
  • 2021-02-07

正所謂保護地球,人人有責,你又為環保出過幾分力呢? 有一樣可以回收、但港人經常棄置的廢物就是紙包盒,它們可循環再造成廁紙等有用物品,但港人每日人均丟掉1.5個,全年達37億個,加重地球負擔。 由於紙包盒不在日常的三色筒回收,加上疫情和政府支援不足,有心人想廢物利用,往往有如孤軍作戰。 記者:陳詩雅 陳穎彤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茶涼人走?》】

  • 新報人
  • 記者:黃麗莎、李昌峻編輯:黃麗莎、李昌峻
  • 2021-02-06

《施政報告》連續兩年提出研究收回茶果嶺村等三個市區寮屋區, 用作興建高密度公營房屋, 預計2025年正式動工。 茶果嶺村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不少老街坊在此出生、結婚、開枝散葉、幾代同堂, 村民們多年來建立的親密鄰舍關係和感情, 又會否就此拆走? 記者:黃麗莎 李昌峻 指導老師:呂秉權

港聞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年輪 • 說》】

  • 新報人
  • 記者:高小柔、何琛然編輯:高小柔、何琛然
  • 2021-01-31

年月、經歷,寫下不同的人生故事。 歲月、風霜,刻劃一圈圈的樹木年輪。 22位長者,歷盡人生的高低起跌、悲歡離合。疫情下,他們在舞台相遇,一起回首前塵,抽出人生的歲月年輪,將歡笑、眼淚剖白人前。他們嘗試用舞蹈,將心結解開,與逝去的愛人再續前緣⋯⋯ 記者:高小柔、何琛然 指導老師:呂秉權

專題

【BNN「逆行」系列紀錄片:《親「陌」》】

  • 新報人
  • 記者:申詩煒、李嘉希編輯:申詩煒、李嘉希
  • 2021-01-31

「見義勇為,拔刀相助」聽起來過時,但現實中卻有一個個「人間有情」的故事。一個在輪椅背後的陌生人,無私照顧輪椅上的她,共同活出奮鬥的「恩」典故事。 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曹佩恩,曾經與死神擦身而過。在病情最差時,遇上無親無故的照顧者黃Sir。由陌生人變成如至親的朋友,究竟背後有甚麼故事? 記者:申詩煒、李嘉希 指導老師:呂秉權

專題

電檢處要求紀錄電影加入警告 臨時提高電影級別惹憂慮

  • 新報人
  • 記者:陸清暐編輯:許綽藍
  • 2020-10-29

9月底,獨立電影發行商「影意志」舉行「香港獨立電影節2020」,當中包括紀錄電影《理大圍城》及《佔領立法會》。「影意志」在電影報刊辦(下稱電檢處)要求下,在兩套紀錄電影加入警告字句。在播映前兩小時,《理大圍城》級別被提高至III級,事件引起熱議。「影意志」表示,相關部門從沒為警告字眼正面作出解釋。「電檢處」回應指,會按每次的電影申請發出個別告示要求。有學者認為,「電檢處」將該電影評為III級是政治操作,有導演及學者擔憂電影界從此披上「白色陰霾」。 不滿加入警告告示要求 為按時放映無奈遵從 「影意志」7月時已將《理大圍城》及《佔領立法會》送往電檢處作檢查,遭當局要求於電影中加入「影片內容可能未獲 …

專題

警方修例引記者身分爭議 傳媒人擔心採訪自由

  • 新報人
  • 記者:趙婉婷編輯:鄧澤旻
  • 2020-10-27

警方在九月二十二日修改《警察通例》中的「傳媒代表」定義,除名列政府新聞處發布系統的「傳媒機構登記名單」中的205間媒體機構外,其餘媒體記者均不再獲得承認。警方此前強調,在過往一年多的示威場面,不時遇見「有人混入記者群生事」,甚至出現「假記者」,因此修訂《警察通例》可以讓前線警員更容易識別「正常採訪的記者」,方便執法。此舉隨即引起爭議,質疑警方以「方便執法」以及「有利媒體採訪」為由,達到篩選傳媒之目的,從而影響新聞自由。在現行法例下,到底何謂「記者」?記者本身又如何看待自己的專業?警方又是否有權運用《警察通例》限制傳媒的採訪活動呢? 《警察通例》限警執法 記者不會因此犯法 警方於九月二十二日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