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專題

專題

AI「突襲」教育界 是好是壞爭未休

  • 新報人
  • 記者:張 浩楊、林 幸言、雷 家寶編輯:陳康正
  • 2023-06-23

大學生「請槍」找人代做功課時有所聞,近期更出現了一位震撼學界的「槍手」,它不僅可幫助大學生完成各科功課、提供詳盡答案,而且費用全免──這位「槍手」不是真人,而是由OpenAI研發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程式ChatGPT。 ChatGPT有問必答,用家只需以指令形式輸入問題,它便會從資料庫搜尋並整合提供一個答案;它的出現引起學術界關注,部分本地大專院校更宣布禁用。然而,ChatGPT的誕生是好是壞仍然眾說紛紜,它提供的答案準確程度也屢受質疑。有大學教授指出,AI的確有助學生學習,惟使用者的心態才是關鍵所在。 ChatGPT答案準確度成疑 寫作能力較差 ChatGPT全稱「聊天生成預訓練變換器」(英 …

專題

巴士迷中學時購巴士 長大後繼續追巴士夢

  • 新報人
  • 記者:程 偉軒、張倩欣編輯:潘善怡
  • 2023-06-21

車—彷彿與男孩結下不解緣,對22歲的林家駿Terence來說,與車的緣份更影響了他的人生。他早在15歲已購入一輛退役巴士作收藏,讀書時加入城巴任兼職站長,18歲開始短短4年考獲10類駕駛執照。眾多車之中,Terence鍾情還是最初接觸的巴士。即使如今「巴士迷」被貼上「巴膠」的標籤,仍難阻Terence對巴士的熱衷與偏愛。Terence追巴士的旅程,原來只是剛起步,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不介意「巴膠」標籤 鍾愛德國單層巴 Terence覺得每個人表達愛好的方式不盡相同,例如有人喜歡乘搭巴士、有人喜歡觀察巴士甚至喜歡駕駛巴士。對他而言,喜歡巴士和其他興趣一樣,毋須過分在意別人評價。 Terence笑 …

專題

通關後北上看牙醫再成風 醫療事故既難跟責也難追

  • 新報人
  • 記者:黃凱晴、陳佳鑫、林 葦津編輯:曾楚雲、吳 樂童
  • 2023-06-20

香港牙科醫療服務一直短缺,加上價格高昂,北上看牙科自香港恢復與內地通關後再成為風氣。有港人急不及待到深圳補牙但卻遇問題,要再在港求醫。有本港牙醫表明,擔心有法律責任未必願意「執手尾」。有議員認為要追究責任亦可能得不償失,又說歸根究底是香港牙科服務不足,呼籲政府應投放資源培訓人手。 內地牙科價格低廉 疫後北上看牙成風 自今年二月香港與內地通關後,港人到內地接受牙科診治熱潮再現。本報記者於三月中旬前往深圳實地考察,就觀察所見,羅湖口岸及遊客熱點,如東門一帶到處張貼著不少牙科診所廣告,而牙科診所求診者中十個有七個說着「唔鹹唔淡」的港式普通話。位於羅湖口岸牙科診所的職員直言通關後港人求診的個案大幅增加 …

港聞

單親父不孤單 兒子父親節送驚喜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謝欣桐、黃凱晴編輯:王愷澄、蘇博韜、陳感恩
  • 2023-06-17

母親節有人到處張羅鮮花,情人節有人送戒指,父親節,你知道爸爸想收甚麼禮物嗎? 有單親爸爸收到兒子親手炮製的禮物,竟然是自己的心頭好,過程充滿驚喜,笑着過父親節。 記者:謝欣桐、黃凱晴 編輯:王愷澄、蘇博韜、陳感恩 指導老師:呂秉權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 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父親節快樂 #單親爸爸 #估你唔到

專題

服務變技術人員 員工:怕被取代

香港部份餐廳,在過去幾年,引入了送餐或會唱生日歌的機械人,除了香港,日本有一家機械人主題餐廳,機械人數量不但多,會點餐之外,更會表演及與顧客聊天,香港可以參考嗎? 記者:陳佩彤、蕭詠嵐 指導老師:趙麗如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日本 #東京 #涉谷 #pepperparlor #機械人 #機械人餐廳 #餐廳 #人工智能 #AI

專題

213分之1|青年三年候審之旅—等

  • 新報人
  • 記者:郭穎琳、邱煒峰編輯:郭穎琳
  • 2023-06-08

「在月台上整群人在等候開往地獄的列車,但列車上只有少數人能通往天堂。」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警方於11月18日黑夜圍堵理工大學,有示威者在油麻地一帶發起「圍魏救趙」行動,213人被控暴動罪。筆名周海誠的鋼琴調音師是其中之一。由被捕至審訊逾三年的等待,案件終於曲終人散,「但有些事情是看化了,要來的始終也要來。」海誠踏上列車迎接審判的結果,「被告罪名成立,判囚四年九個月。」 泛起自殺念頭 調音工作助紓痛苦 憶述被捕一刻,海誠愣住半分鐘,左思右想地吐了「地獄」二字,「那是離死亡最近的時候,尖叫聲,警察行動的聲音,各種聲音混雜,我以為不是真的。」暴動——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一夜間烙在他的額上, …

專題

以蟲入饌各適其適 傳統油炸現代磨粉

  • 新報人
  • 記者:邱煒峰、曾楚雲編輯:陳洛蕎
  • 2023-04-22

大家吃過昆蟲嗎?談及食蟲,大多人會想起網上的吃蟲挑戰短片,或是遊戲節目的懲罰環節,以蟲入饌早在各地流行。不過近年就多了一個環保因素,有研究指出昆蟲的蛋白質媲美傳統肉類,同時飼養昆蟲的碳排放亦較畜牧少,吃蟲更符合環保。為令市民更易接受,有昆蟲養殖者將蟋蟀磨成粉末,混入食品。不過有雲南餐廳就堅時要油炸昆蟲,老闆揚言要在本地發揚雲南蟲食文化。 油炸昆蟲易入口且為雲南傳統 餐廳不乏食客「挑戰」 食用昆蟲常見於地道小吃,如泰國街頭的小吃攤會賣炸蟲蛹,雲南傣族更有「吃蟲節」。香港可能只剩下在新蒲崗開業13年的雲南米線餐廳。老闆娘Amy指吃蟲是雲南的傳統,蟲菜會用於宴席和佐酒,她希望在餐廳賣蟲食「讓人見識這 …

港聞

公院人手未止血 海外醫生難彌補

  • 新報人
  • 記者:馬 本德、楊 志勇、詹 淳茵編輯:吳 碧怡
  • 2023-03-30

「試過有同事確診,只有兩人當值,當晚我收到220個call(緊急呼召),我只有兩隻手,根本處理不了這麼多事。」這是公立醫院一個實習醫生的實況。本港醫護人手一直不足,疫情下問題加劇,醫療系統瀕臨「爆煲」,不單醫生無停手,病人更無奈,專科門診個別輪候時間如九龍西眼科最長要等4.6年。為增加人手,政府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門檻,但反應不理想。惟醫學界認為,人手流失才是問題癥結,過去一年醫管局有約500個醫生離職,來港的海外醫生不夠10人,根本不足以彌補。有關注病人權益組織亦認為政策存在漏洞,或會成為海外醫生過渡私營市場的踏腳石,對解決公立醫院人手短缺成效不大。 記者:馬本德、楊志勇、詹淳茵 編輯:吳碧 …

專題

暴食症及母親患癌雙重打擊 以色彩重拾「自信美」

  • 新報人
  • 記者:林 葦津、鄭希敏編輯:黎 梓晴
  • 2023-03-28

暴食症及母親患癌雙重打擊 以色彩重拾「自信美」從不打扮的母親患癌後竟戴起假髮、抹上胭脂,還讓女兒教她化妝技巧;受母親啟發,Summer 深受感觸,決定投身色彩分析,幫助客人大變身,用色彩展現「自信美」。 愛美是女孩的天性,Summer從前竭力追求外觀的美,過度節食令她每天過得如負千斤重擔,後來甚至因長期抑壓引發暴食症;及後母親患癌的消息令她受到雙重打擊。連番經歷,最後她決心振作,利用自己敏銳的時尚觸覺,替那些一度因家庭而放棄打扮的主婦及病人整理儀容,讓她們可以發自內心地喜愛自己。 記者:林葦津 鄭希敏 編輯:黎梓晴 曾盲目追求極致美終致暴食症 Summer小學時就展現出與眾不同的設計才能,懂得 …

港聞

跨境器官移植若恆常化 為病人帶來希望?失望?

  • 新報人
  • 記者:陳浩然、陳 芷澄、邱建偉編輯:陸 家輝、曾楚雲
  • 2023-03-27

去年女嬰芷希接受內地心臟後,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有意將香港納入「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各界對跨境器官移植恆常化反應兩極,有病人認為跨境器官移植增加成功配對機會,為命懸一線的病患帶來曙光。但有病人擔心內地器官來歷不明,醫學界就認為內地捐贈器官人口比例比香港更少,共享機制反而增加本港病人輪候時間,得不償失。 記者:陳浩然、陳芷澄、邱建偉 編輯:陸家輝、曾楚雲 病人冀器官互享延續生命 但憂內地器官來源未明 「覆診、抽血、照超聲波、照肝,每年如是。」這是61歲肝硬化患者方麗梅的日常。她與病魔苦戰十多年,患病後的她度日如年,長年病患帶來的身心折磨令她異常蒼老。她唯一的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