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專題

專題

【文化專題】一針一線的藝術 繡花鞋歲月不枯

  • 新報人
  • 記者:陳洛蕎、鄭 敏婷編輯:姚超雯
  • 2022-03-12

「獨自立瑤階,透寒金縷鞋。」出自清代詞人納蘭性德的《菩薩蠻·隔花才歇廉纖雨》,繡花鞋自古便受文人雅士青睞,時常用於隱喻女性形象。而繡花鞋的歷史更是源遠流長,繡鞋的顏色和種類也用作區分穿着者的地位和民族,如民國使用綢緞製成的繡花鞋,一度是「富人」的象徵。 繡花鞋經歷過輝煌的時期,但隨着時代的轉變、各類新款鞋履的出現,以及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現下已逐漸式微,變成人們眼中的「老古董」。或許,終有一日繡花鞋會絕跡香港。   繡花鞋歷史悠長   針線之間皆心意 繡花鞋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時期的晉國 ,晉獻公希望百姓永遠記住他的文治武功和輝煌戰績,便勒令宮中所有女子在鞋面繡上十種花果紋樣,這便是初代的 …

專題

【人物專訪】自由攝影師梁奕豪:記者身份不再 記錄初心不變

  • 新報人
  • 記者:文 樂瑤、何 歡鳴編輯:姚超雯
  • 2022-03-11

2015年從香港浸會大學電影系畢業的梁奕豪,現時是一名「自由攝影師」。對此稱呼,他頗為無奈地表示,「動聽一點就叫自由攝影師,直接一點就是失業」。即使此刻不再是媒體攝影記者,他的鏡頭依舊聚焦於時事。正如梁奕豪所言「Once a(一旦是一名) 記者,Forever a (永遠是一名)記者」,他不是被記者的頭銜所吸引,只是他熱愛做的工作崗位剛好叫「記者」。   《立場》停運後失業 歎失投緣新聞機構 梁奕豪甫坐下來便笑着安慰我們,「放輕鬆,不用緊張,我也訪問過人。」這番話使他更像是與我們閒談的前輩,而不僅是一位受訪者。從記者變為受訪者,他並沒透露出半分緊張與不自在,而是處之泰然,將自己的故事 …

專題

【體育專題】源於體操走上街頭 疫情下的極限運動——街頭健身

  • 新報人
  • 記者:朱 家頤、李 朗僑、符 芷琳編輯:尹寶盈
  • 2022-03-10

雙手緊握直槓,利用腹部及手臂的力量撐起身體,使之與地面保持平行,雙腳在空中併攏——一面「人體國旗」於公園掛起,這看似違反人體力學的訓練正是街頭健身。街頭健身近年在本港掀起一陣熱潮,有人拍攝教學影片上傳網路,亦有人成立相關組織及舉辦訓練班。在新冠疫情期間,更有不少健身愛好者從健身房轉戰街頭,加入街頭健身行列。這項運動究竟有何吸引之處? 街頭健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 年代,一開始着重徒手訓練,利用街上有限的健身設備如雙槓等訓練身體,並提倡在任何地方、時間,結合自身體重作運動訓練,即所謂「自重式訓練」。2002年隨着社交媒體及Youtube的興起,網路上出現一群由美國黑人組成的街健團隊「Ruff …

港聞

【新聞專題】休閒農場因疫情受益 未來發展仍荊棘滿途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黃 可兒編輯:姚超雯
  • 2022-03-09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超過兩年,出境旅遊似乎遙遙無期,不少港人轉為嘗試本地的娛樂活動及設施,而兼具生產、娛樂和服務性質的休閒農場便成為其中一個選擇。以疫情作為契機,有漁農界議員提議,容許休閒農業有限度提供民宿、餐廳等服務,以促進休閒農場發展經濟型產業。但休閒農場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的挑戰和機會有哪些,未來又是否大有可為,一系列的問題仍有待解答。   農場轉型成功獲利 經營未受疫情影響 現時登記於新界蔬菜產銷合作社有限責任聯合總社的休閒農場有136間,分布於九龍、沙田、上水等地,開放給公眾遊覽,並提供農產品自摘和租用農地作休閒耕作等體驗活動。位於馬鞍山的「自然有機農場」負責人廣叔表示,農 …

專題

【人物專訪】眾散了 還有人——專訪前中國新聞記者翁維愷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黃 嘉妍編輯:尹寶盈
  • 2022-03-08

這一天,《眾新聞》的辦公室比平日更沸沸揚揚,交談聲與鍵盤敲打聲此起彼落。有人左右翻找以往的拍攝刪減片段,有人忙於校對晚上播出的最後一集報道,有人招呼着特意來訪的同行朋友。翁維愷卻在一片喧鬧中埋頭伏案,默默趕寫着尚未完成的最後一篇報道——中國公民記者張展被判入獄一周年。 在5年的中國新聞記者生涯中,翁維愷曾赴武漢採訪報道當地的封城情況,也先後經歷了《有線新聞》裁員潮及《眾新聞》停運的事件。他坦言,暫未決定日後的去向,但仍期望自己能當一名「說真相」的記者。   反思自己:我準備好了嗎? 2022年1月2日,網媒《眾新聞》宣布,從1月4日起停止營運。身為其中國組記者的翁維愷得知消息後,儘管 …

港聞

【新聞專題】泰加退保風波未了 的士投保問題未決

  • 新報人
  • 記者:何 嘉龍、廖珮言編輯:尹寶盈
  • 2022-03-07

的士保險業龍頭──泰加保險有限公司(下稱泰加保險)在2021年12月底突然去信通知約10,000名的士車主,聲稱會於7日通知期後退保,在業界掀起軒然大波,保險業監管局其後宣布接管泰加保險,將保單限期延長至2月5日,同時委任會計師行進行審查。此次風波後,業界亦計劃自行營辦的士保險,但後續的車保去向仍存在不少爭議,尚未有定案。   通知倉卒或令的士司機無保駕駛  4承保公司熱線無人接聽 據九龍的士車主聯會有限公司(下稱車主聯會)主席任太平透露,泰加保險是以掛號信形式發出退保通知書。他批評此舉令不在香港的的士車主未能接獲有關消息,亦未能及時通知租車的的士司機,導致他們有機會在沒有保險的情況 …

港聞

【紀錄片:LGBT「港」結婚】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鄧栩晴
  • 2021-12-31

同性婚姻在香港不合法,疫情下又難到海外註冊和辦婚禮,LGBT伴侶「講」結婚多年,要在「港」結婚,他們就有新選擇。 有婚禮統籌公司推出遙距婚禮,LGBT伴侶即使身在香港,其婚姻亦能得到接納同性婚姻國家和地區的認可;有基督教教會為他們提供結婚證書和舉辦婚禮。 平權的路上,LGBT伴侶即使有新選擇,有人認為社會仍然充斥着有色眼鏡和反對聲音,他們又會如何面對呢? 記者:石卓穎、鄧栩晴 指導老師:趙麗如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專題

【Love Disabled?】

  • 新報人
  • 記者:龍德文編輯:DMC
  • 2021-12-30

隨著社會日漸開放,特別是年青一代 ,可能也不再避忌與朋友、 甚至公開談論性和愛。 在個人自由選擇愛侶的同時,有人則對愛情和性毫無感覺, 這類人被界定為「無性戀者」。 「無性戀者」作為性小眾中的小眾,在社會上會遇到甚麼困擾和掙扎? 不拍拖、對性沒興趣等等的取向,會得到其他人明白及尊重嗎? 記者: 龍德文 指導老師: 趙麗如 緊貼更多資訊:https://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hkbubnn​ #廣播新聞網 #BNN #新報人 #性小眾 #無性戀

專題

城市之美藏於細節 霓虹招牌藴含文化歷史

  • 新報人
  • 記者:文 樂瑤、黃 可兒編輯:梁沅婷、林俊豪
  • 2021-12-28

在繁忙的街道抬頭一看,奪目耀眼的霓虹光芒反射至大廈的玻璃幕牆和車窗上,一抹抹藏於街道的光彩,營造出迷幻而動人的城市風景。荷里活電影《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和《黑客特工》,特意來港到充滿霓虹燈牌的街道取景拍攝,甚至給予霓虹燈牌特寫鏡頭。霓虹招牌交錯的街道,已成為外國人印象中的香港。各式各樣的霓虹招牌,除了營造城市街景外,它們背後亦蘊含城市美學及歷史,然而這種景色逐漸成為歲月痕跡。 招牌隱藏繁複工藝 美感與實用兼備 或許一般人認為霓虹燈只是會發光的光管,與LED燈無異,卻更昂貴及脆弱。志願保育團體「霓虹交匯」總經理Cardin認為霓虹燈與LED燈不同,其中霓虹光的光線比LED燈光柔和、自然,更加鮮 …

專題

本地篆刻家堅持人手雕劃 盼篆刻手藝薪火相傳

  • 新報人
  • 記者:林 澤鋒、何 嘉龍編輯:盧穎彤、謝逸萍
  • 2021-12-27

印石、刻刀、印泥、小楷毛筆、砂紙、硯台、墨等,是每位篆刻家的必備工具。製作篆刻印章時,先要用砂紙磨平印石印面,令其變得光滑;其次摹寫印稿,在印石上畫出印面的輪廓;然後用奏刀在印面上刻印,刻出字體後清理石面上的碎石,避免石屑破壞印泥,影響加蓋印章的效果;最後,視乎線條的粗幼及整體結構,再作修改。經過數個步驟後,一枚篆刻印章自此誕生。製作一枚小小的印章,不但講求師傅的雕刻手藝,而且講求匠人堅持。   將情感轉化為刻印  陰陽印章效果顯不同 鄭榆是一名當代篆刻家,在台灣藝術大學留學時主修「書畫印」,書法、水墨、印章都是他的學習範疇,而他卻醉心鑽研「篆刻」;大學畢業後,他選擇回流返港,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