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23條生效一年|未如國安法般透露詳細執法行動 湯家驊:需在公開與否取得平衡
- 2025-04-02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簡恩翹
- 2025-04-02
基本法23條生效一周年,過去一年有5人因23條被檢控,局方未有公開詳細執法數字。有評論指,條例賦權當局不透露的權利 ,惟未有足夠透明度。 記者:簡恩翹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 hkbubnn
我不識字,但我出書 輪椅天使望餘生報答社會
- 2025-04-02
- 人物
- 新報人
- 記者:陳巧恩、王嘉麗編輯:邵子峰
- 2025-04-02
人來人往的花園街有一位「輪椅天使」,叫蘇金妹,她投入義工服務幾十年,希望趁自己仍有能力時盡量幫更多人;她更向朋友借錢出版自傳《蘇金妹的傳奇一生》,然後每天穿梭港九新界「推銷」;她希望以自身經歷鼓勵讀者,「蘇金妺都得,點解佢哋唔得?」 十五歲一次意外 開啟義工人生 十五歲那年,蘇金妹與弟妹玩捉迷藏時意外墮下,頭部受傷;康復後她的腰骨開始疼痛,但因為家人不了解傷勢,只用跌打酒為她纾緩痛楚;時值 1967年暴動,醫療服務受阻,延誤了蘇金妹的治療,結果令她雙腳不能動彈。她直言自己當時就像一個「廢人」,「唔食飯,唔做運動,唔梳頭,乜都唔做,我想死㗎。」 意外之後,當年十五歲的蘇金妹對前路感到迷惘,後來醫 …
林卓廷披露游乃強受查案 律政司終極上訴得直 恢復定罪及判刑
- 2025-04-0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吳懿洛編輯:陳穎欣
- 2025-04-01
前立法會議員林卓廷因披露廉署,就「公職人員失當罪」調查時任元朗警司游乃強,被控「披露受調查人身分」罪,原被裁定罪成被判監,林卓廷不服上訴得直,撤銷定罪,律政司再向終審法院提上訴,今(1日)終院五名法官以三比二判律政司上訴得直,林卓廷恢復原審罪名及判囚4個月。他的媽媽到庭聽裁決,沒有回應記者提問就離開。 林卓廷在2019至2020年,多次於記者會,披露「721」事件中的警司游乃強正被廉署調查,被裁定3項披露受調查人身份罪成。 終院判詞中提到,三位法官包括李義、張舉能及歐頌律均認為,披露無需提及該調查乃關於《防止賄賂條例》第30(1)(b)條第II部所訂罪行,只需披露一項調查進行已犯禁,他們認 …
當眾親熱旁若無人 新世代性開放惹關注 學者:網上色情泛濫傳統教育脫節
- 2025-03-31
- 港聞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李穎雯
- 2025-03-31
「Z世代」青少年性開放近月成為網上熱話,有學者指與網上社交平台露骨、性挑逗內容泛濫有關,認為學校可尋求校外團體協助。 記者:李穎雯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 hkbubnn
採訪手記Podcast|陌生電話成習慣 從生活中找題材
- 2025-03-31
- 新報人
- 記者:鄭凱安、黃欣盈編輯:黃佳穎
- 2025-03-31
你一日收幾多個陌生電話?收無聊電話是平常事,但就成為今期新聞專題的故題。《新報人》希望透過報道,從另一角度看事情,令大眾明白打電話一方的無奈;醫護人員為了打通電話又有什麼方法?市民錯失電話的後果?在今集Podcast中記者會分享採訪經歷。 請即到新報人YouTube/Spotify/Apple Podcasts足本收聽 YouTube按此收聽 Spotify按此收聽 Apple Podcasts按此收聽 記者:鄭凱安 Catherine、黃欣盈 Connie 主持:黃佳穎 Hazel 指導老師:林穎茵 陌生來電多不接 醫護聯絡難打通
新寶戲院最後一日營業場面冷清 街坊感可惜:「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 2025-03-31
- 港聞
- 新報人
- 記者:蔣家琪編輯:鄭宇霞
- 2025-03-31
有20年歷史的旺角新寶戲院今日(31日)最後一日營業,有戲迷對此感到失落,稱對戲院結業感到不捨,但結業也未能吸引大批觀眾入場支持。下午一時,戲院門口的售票屏幕顯示最後一日共五套電影放映,惟每場次仍有大量空位,場面冷清。 住附近的區小姐特意和家人來戲院看《哪吒2》,作為街坊,她希望最後一天也能支持戲院。她對新寶戲院結業感到可惜,認為在這裏和家人看電影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無咗一間平嘅戲院同咁有歷史嘅戲院係好可惜,其實啲街坊都唔捨得架!」她憶述自己曾因為腳受傷而要撐拐杖,到戲院看電影時職員會特意開電梯給她上去,因而認為新寶戲院是一間有人情味的戲院。 平日較少來新寶戲院的黃先生得知今天 …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逾九萬人次進場 畫廊指銷售額未算最好一年但感滿意
- 2025-03-31
- 財經
- 新報人
- 記者:马涔之編輯:劉昉晴
- 2025-03-31
2025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ong Kong)在本月28起一連三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大會宣佈,今次展會有來自全球42個國家與地區240家畫廊參與,連同兩日預展,共有91000人次入場。 今屆藝術展的「藝聚空間」展區新增以數字藝術為主題的展廊,展出不少數碼藝術裝置,包括上海藝術家陸揚結合人工智能、電腦合成形象等技術創作的「獨生獨死-創造者」。觀眾能通過巨型LED顯示屏看到他以自己的形象所生成的虛擬人物「獨生獨死DOKU」的NFT(非同質化代幣)藝術影片。據工作人員介紹,這幅作品是全場唯一售賣的NFT作品,整部作品合共有108個不同片段,以盲盒的方式對外出售,每一個片段售 …
陌生來電多不接 醫護聯絡難打通
- 2025-03-31
- 專題
- 新報人
- 記者:鄭凱安、黃欣盈編輯:許慧敏、林凱悠
- 2025-03-31
每日大家都可能收到無聊電話,有市民選擇「斬腳趾,避沙蟲」拒絕接聽所有陌生來電,但就可能錯失重要電話。有醫生直言試過病人情況危急要致電家屬,「打左半個鐘,原來封鎖左來電」,有護士慨嘆與病人聯絡如玩「緣份遊戲」。 打不通的電話 鈴聲響起,手機屏幕是陌生號碼,這可能是大家的日常,有人會按收線,香港公共醫療醫生協會副主席郭宏駿醫生就選擇接聽,訪問期間電話兩度響起,答問被打斷。郭醫生無奈道:「15分鐘入面有兩個啦,無講嘢收咗線。」郭醫生解釋會寧願先接聽避免錯過任何重要電話。因他明白打緊急電話的一方,每次都希望對方接電話。 郭宏駿表示醫院來電常被市民誤以為是騷擾電話而被拒絕接聽。他記得有病人情況轉差,必須 …
美食車「東山再起」? 學者:需更彈性營商空間
- 2025-03-30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賴姵伶
- 2025-03-30
發展局去年曾考慮在海濱增設美食車,而財政預算案計劃今年會在海濱加設輕食飲品攤檔。有前美食車負責人指未來會否重新投資發展美食車,視乎政府會否放寛限制,包括容許流動擺賣。有學者亦認為除非政府提供更彈性的營商空間,否則投資者未必再願意投資。 記者:賴姵伶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 hkbubnn
演唱會帶動經濟 學者:推旅遊套票吸引遊客
- 2025-03-30
- BNN廣播新聞網
- 記者:梁曉煒
- 2025-03-30
美國樂壇天后Taylor Swift和Lady Gaga這兩年先後在新加坡開演唱會,帶來可觀經濟效益。有學者認為隨著本港的啟德體育園開幕,主辦大型演唱會時可一併推出旅遊套票,延長旅客留港時間。 記者:梁曉煒 指導老師:潘蔚林 緊貼更多資訊:http://spyan.jour.hkbu.edu.hk/ Facebook:廣播新聞網 Broadcast News Network Instagram : hkbub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