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學生

社政

政府研降低注射疫苗年齡 梁栢賢:暑假前未必做到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5-20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政府有意將注射疫苗年齡組別擴大至12至15歲,正與藥廠溝通。疫苗接種計劃工作小組成員梁栢賢表示,暑假前降低年齡組別機會不大。聶德權亦指出疫苗供應充足,呼籲市民打針,不要浪費疫苗。     聶德權指,藥廠數據非常重要,有數據後交由專家委員會審視安全和綜合其他國家數據,再與教育局商討外展注射計劃。當一齊程序完成後,加上鼓勵和推廣,政府亦會加緊落實,相信很快成事。「始終接種疫苗是在市民知情和同意之下進行,也是為了保障自己和身邊的人。」梁栢賢亦表示,暑假之前完成機會不大,若能在開學之前完成是一個好開始,「倘若七至八月時學生已有免疫屏障,回到 …

社政

調查:學生多上網課 八成家長稱子女健康受影響 包括易暴躁、損視力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5-13

疫情下學童需要使用電子產品學習,有小學生直言網上上課時分心,會同時用電子產品娛樂。有家長指出小朋友長期使用電子產品容易暴躁,引起家庭矛盾。又因為長期待家,子女過胖。調查指,家長希望學校盡快恢復面授課程和開放更多玩樂場所,減輕家長壓力和子女依賴電子產品的情況。   學童網課時用電話娛樂 長期待家變胖視力差     年多以來,學童已習慣使用電子產品在家上網課,有小學五年級學生自言,網上上課難以專注,會用電子產品娛樂,「上課用手機娛樂很正常,我們會做一些放學才會做的事。」他又說網上上課時會用自己的相片作虛擬背景和遮蔽鏡頭,「老師有捉我,但沒有責罵我,我就換上一張新的照片 …

社政

特首:相信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讓香港穩定

  • 新報人
  • 記者:鄧栩晴編輯:林穎茵
  • 2021-05-06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隨着香港實施《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她深信香港再次進入穩定發展時期,亦會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各行各業有益處。     林鄭月娥為騰訊金融學院(香港)和香港科技大學舉辦的「揚帆起航,灣區翱翔」青年網上論壇致辭指,香港創科努力和成就得中央肯定和大力支持,她表示高興。政府會繼續積極研究促進香港和內地跨境金融科技應用措施,特別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   她又表示,政府正全力發展位於落馬洲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提供平台給進駐的企業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創科發展,產生協同效應,促進區內和金融行業的科技發展。   她又說截至4月30日,一共有321間 …

電子教學步伐不一 學制局限發展空間

  • 2018-03-25
  • 新報人
  • 記者:郭芝琳編輯:黃詠榆
  • 2018-03-25

教育局推行電子教學超過17年,大部分公營中、小學已設有無線網絡及流動電腦裝置。不過,有前線教師和教育學者指,由於部分教師心態仍保守,香港考試評核又以筆試主導,難以擴大電子學習的應用層面。且中學推行電子教學的進度普遍落後於小學,故擔憂中小學之間出現斷層,學生難以適應截然不同的學習模式。 教師心態保守 拒推電教成障礙 千禧年後,教育局始透過「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向100所公營學校(包括津貼學校與公立學校)提供資助,改善學校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及添置足夠的流動電腦裝置,以配合師生課堂中使用電子教科書和電子學習資源。局方亦開展「第四個資訊科技教育策略」下的WiFi-900計劃,為900間中小學提供網 …

應用學習淪次等 認受成疑

  • 2017-05-05
  • 新報人
  • 記者:鍾梓儀編輯:蕭美玉
  • 2017-05-05

新高中課程加插應用學習課程,列作文憑試乙類科目,成為文、理、商等甲類選修科以外的另一選擇。科目多與職業相關, 照顧不同學習興趣的學生,協助他們為未來的學習及就業鋪路。惟修讀人數多年來維持於低水平,並按年遞減。有修讀過應用學習課程的學生與教師均批評應用學習被標籤為次等科目,冀能提升科目地位及認受性。 輕易及格 應用學習淪救生圈 現時有 10 間專上院校為應用學習提供共 33 個課程,內容涵蓋媒體及傳意、工程及生產、服務等六大專業領域。學生可於中五至中六學年間選修,授課時數為 180 小時。曾就讀英文中學的李同學正是其中之一。她在退修甲類選修科後選讀「電台主持與節目製作」應用學習課程,並視之為興趣 …

專題

佔領後次輪政改諮詢 學生參與度再跌

雨傘運動歷經七十九日,五十萬人曾為爭取公民提名而留守街頭,大專學生更是主導運動的核心分子。佔領告一段落後,政府一月初隨即展開為期兩個月的第二輪政改諮詢。次輪諮詢於三月七日結束,本報在八間大專院校進行參與政改諮詢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大專生於政改諮詢的參與度偏低,近八成受訪者曾參與去年的雨傘運動,但曾參與首輪或第二輪政改諮詢的人數不足一成。

專題

後雨傘時期 民主種子深植大專院校

香港的七十年代被稱為學運的火紅時代,學生走在不同社會運動如保釣運動的前線,孕育出不少至今仍活躍於政壇的中堅份子。八十年代面對中英聯合聲明的談判期,學生喊出「民主回歸」的訴求,除了支持香港民主化,亦同樣關心中國的民主進程,然而隨之而來的是二十多年的沉寂。去年雨傘運動的出現令大專生於政界嶄露頭角,成為爭取民主不容忽視的力量。在七十九天的佔領後,他們繼續在校園埋下民主的種子,冀望開花結果的一日。

專題

雨傘過後的白色恐怖

隨著雨傘運動告一段落,隨之而來是警方多次的「預約被捕」、參與運動的學生被拒進入內地、14歲「粉筆少女」原被裁定入住屯門兒童及青少年院三星期,及後獲撤銷保護令。這些事件令各界擔心新一輪政治打壓將會展開,白色恐怖濃罩參與運動的未成年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