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 搜尋
· · 英文版 · 訂閱

少數族裔

港聞

調查發現本港青年就學及就業困難 促政府投入更多資源協助

  • 新報人
  • 記者:梁倩穎編輯:王芷媚
  • 2021-11-23

香港社區網絡早前就香港青年就業就學狀況進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超過七成受訪青年希望資助院校開辦更多兼讀制課程,協助他們自我增值。六成受訪學生則表示對在港升讀大學感困難或非常困難。另外,逾四成受訪學生感到頗大或極大學業壓力,組織促政府增加駐校社工,支援學生情緒問題。 香港社區網絡在10月訪問了2,053名15至29歲人士,對象分別為在學、在職及失業青年。調查結果發現,六成受訪學生認為對在香港升讀大學感困難或非常困難。 香港社區網絡總幹事范國輝指學生壓力問題非常嚴重,促請政府增加駐校社工數量,以支援及輔導學生情緒。 而就職青年調查顯示,約6%受訪年青人處於失業狀態,當中77%受訪青年希望資助院校開辦 …

人物

重慶大廈偏見不再 與港人共患難的印裔社工—Jeffrey Andrews

  • 新報人
  • 記者:叶釗穎編輯:李蕊晴
  • 2019-12-27

重慶大廈外擁擠的人群中,他背著吉他,黝黑的手將一杯水遞至白皙的手中,口 中吶喊著「We Connect!」,他與路過的遊行人土微笑、擁抱、交融。他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香港人——Jeffrey Andrews (Jeff)。作為香港第一位印籍社工,他的成長經歷並非一帆風順,職場生活也困難重重,但在港人面對危難之際,他主動挺身而出,只因他相信社會之中所有人不分彼此,應該互相扶持。 撰文、攝影:叶釗穎 編輯:李蕊晴 重慶「森林」溫暖如家 安慰疲倦港人 「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重慶大廈就是 我又愛又恨的地方。」Jeff在重慶大廈狹窄的商鋪間穿梭,親切地跟每一間店主問好。若遇到老友,他就大步上前給朋友一個 …

手牽着手 打破種族隔膜-卡巴迪

  • 2019-05-08
  • 新報人
  • 記者:鍾嘉堯編輯:林浩廉
  • 2019-05-08

從「卡巴迪」三個字,你會聯想到甚麼呢?卡巴迪不是一個地方或人名,而是一項起源於印度的運動,在南亞國家極為普遍。有人類學教授將卡巴迪引進香港,嘗試讓少數族裔以自己的文化,打破種族間的隔膜,融入本地社會。 運動版「麻鷹捉雞仔」考驗團隊默契 卡巴迪在南亞國家極為流行,香港人對此運動卻十分陌生。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兼任教授鄧偉文,在研究少數族裔問題時留意到卡巴迪這項運動。鄧偉文曾研究居港尼泊爾人的濫藥情況,開始思考怎樣在香港推動種族共融,因為做好這方面可以解決很多社會問題。有一次,他參與了中文大學人類學學系的「多元文化行動計劃」,計劃嘗試與香港少數族裔合作推行活動,從而推動種族共融,減少他們在香港社會 …

人物

長紗下的女權抗爭 ── Ivy Sabba

  • 新報人
  • 記者:李慧盈編輯:冼康琳
  • 2017-12-03

一塊包頭頭巾、一襲黑色長紗裙,在外人眼中象徵著少數族裔女性的封閉及服從。李文兒(Ivy Sabba)來自傳統的巴基斯坦家庭,種種對女性的限制以及嚴厲的管教,令她被迫身處人生低谷。但Ivy心中對自由自主渴求的種子,卻不甘就此枯萎,於生活一點一滴慢慢吸收養分,在小小的石縫中,終長出一株拙壯的薔薇。Ivy更踏入校園,散播女性自主的種子在其他少數族裔的女孩心中。 傳統思想成枷鎖 有夢無法追 閉上眼聽28歲的Ivy說話,其咬字及口吻實在難以想像出於一位在傳統的巴基斯坦家庭長大的人。Ivy運用自身經驗,在屯門一所以非華語學生為主的中學擔任聯絡主任,主要負責協助校內少數族裔學生的溝通問題。 在學生眼中看似堅 …